《圣地边将》鲍贝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
《圣地边将》是作家鲍贝书写西藏阿里地区边境线上四位驻藏县委书记的纪实作品。全书分四个部分,每一部分讲述一位县委书记的故事,同时介绍他们各自所在县区的山川河流、地情民俗。语言叙述平实细密,情节描述感人至深,生动展现了这几位“圣地边将”几十年如一日为藏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鞠躬尽瘁的事迹,讴歌了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建设美好西藏的无私奉献精神。
就像在黑蓝色的藏纸上,用金汁书写经文——那深沉的底色和灿烂的文字,在瞬间就能抓住观者的目光,进而深入人心——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作家鲍贝的新书《圣地边将》,带给我这样的感觉。在她的笔下,四位驻守边地、与当地干部群众守卫西藏阿里地区,并全力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县委书记,在厚重的地理历史文化的背景上,生动地展现出了他们的形象、性格、情感和思想,他们的所作所为就像是在黑蓝色藏纸上浮现出的金色文字,以一种有力的形式撼动读者的心灵。
鲍贝的案头置放多副笔墨,显而易见的是她长于虚构和速写。但是,这位文学界的“驴友先锋”,将大量的笔墨投注于青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青藏高原作为自己的素材库。她终于勒住急行的缰辔,放下虚构,停驻阿里,而这里奇妙的地理构造、辉煌的文化和独特地民风民俗长久地闯入她的视野,叩打她的内心,拓张她的思考,让她将观察、感受和思考糅为一体,用崭新的笔法描绘广大的外部世界。继之而来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尤其是那些有血有肉、有使命担当精神的县委书记,引起了作家高度关注。正是这些在社会上被潦草地统称为官员的人们,在鲍贝笔下显示了作为普通人的生命质地,和作为“圣地边将”的特殊性奉献和自我超越。
她的文笔直接、透彻,具有现场感,她的笔触自由地穿梭于圣地边将的工作场所、生活经历、情感流露、内心世界;同时像是通过展示藏纸金字的节奏和韵律,从而引出那种文化的深度、厚度与气象一样,她用了大量笔墨书写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地区“西四县”独具魅力的风景文化。这是一种颇具创造性的书写结构:以所聚焦的四位驻藏干部作为其管辖县域的起首,接着铺陈而来的是他们身后苍茫阔远的大地,和那片大地上灿烂的文明。如此,全书以四部章节,构成了四幅可以联读的唐卡、四座并肩的纪念碑,使作者笔下的人物与人物脚下的土地构成了同体关系。
鲍贝是江南都市女子,在她的很多小说中,都市人的各种形象和状态跃然纸上,已成气候。但是,从十几年前开始的几十次入藏史,好像某种因子已经着床于作家的内心,从来在等待不断地激活。于是,我们看到鲍贝的小说中的场域在不断延展,西藏渐渐占据了她小说的最大空间。如果说以小说的形式来讲述人的故事,是鲍贝的优长所在;那么《圣地边将》则是作者对自我的一种突破。其动因在于,生活和工作在阿里地区噶尔县、普兰县、札达县和日土县的四位驻藏干部深深地打动了作家。这群人鲜明地有别于都市的小资和中产阶级,他们的状态和精神其实是整个社会不可缺失的支撑。鲍贝在自序中说:“阿里的风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驴友发布在网上的图片获知一二,牧民的生活细节也可以在很多书籍中找到踪迹,而那些生活在‘世界屋脊’的干部,却极少有人探知他们的究竟,他们都是汉族人。他们不是援藏干部……他们是驻藏干部,是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西藏的一群人。”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西藏阿里意味着什么?那就是你要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工作,那就是你长年要和老父老母妻子儿女不得相见,不能共同生活,那就是你要和当地民众打成一片护卫疆土,完成脱贫攻坚战等等使命和任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噶尔县县委书记只能一次次“六亲不认”,夜里躲在宿舍为自己不能给家人以支持而痛苦;普兰县80后县委书记杨辉深知百姓不易,他们的每件小事都要当作大事处理。因此,县委办公楼的灯光很晚才能熄灭;札达县县委书记马庆林在海拔4300米以上的地区工作20年,直到把自己的根真正扎在高原;而日土县县委书记张黎明所在辖区即包括近来引起世界关注的班公湖,在日土县的中印边境线长达350公里。可以想象,在这片圣地,作为边将需要多大的智慧、勇气和能力……鲍贝的笔下少有地流露出一次次被打动、撼动、感动的场面和场景。
鲍贝的《圣地边将》独特的写作构造,跳脱的文法,贴心的感受和具有宽度、深度的思考,使得这本书与纯粹旅游文体拉开了距离,而强烈的纪实风格,营造了虚构文体难以具备的在场性元素。作家将四位边将放置在古格王朝远去的背景中,放置在阿里地区一个个发光的文化遗址上,放置在星辰日月、江河湖泊、高山雪峰的大背景中,自然而然地给四位县委书记的画像赋予了地理历史、社会时代的多种色彩。全书也因为着力于人物身后风景的书写,而具有人类学和社会学方面的意义。
我认真阅读全书,并与二十年前作家马丽华的著作《西行阿里》对照,阿里地区在我的认识里逐渐生动起来。这是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四大山脉汇聚之处,也是哺育象雄文明的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马泉河的奔涌之地。当然,更是人类文明创造力的一个特别的所在。古老的文化远去,可是现在的人们在继承和发扬着新的文化机体。就像你被这里的长江大河、大小巨峰开拓着视野和心灵,你一样会被在这里生生不息,勤于创造,不断进取的人们所震撼。
人活着,不就是为了让自己走得更远些,走得更高些吗?
郭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