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挺好的,和在家一样,我打算把和我情况类似的几个老伙计也介绍到这里来……”11月2日,华阳集团二矿的退休职工李师傅正躺在阳泉城区阳坡垴社区养老服务站一个房间的床上和记者聊天,窗外的阳光打进来,洒满整间屋子。
李师傅今年已经77岁,2017年得了脑出血后半身瘫痪,去年9月在开电视时不慎摔倒,股骨头摔断,因为爱人在家又得做饭,又得照看小孙子,照顾他实在是力不从心。于是家里人经过多方考察,把李师傅送到了阳坡垴社区养老服务站。来了这里一个月了,李师傅并没有觉得不习惯,反而因为服务人员照顾到位,饭菜可口,环境舒适,他觉得在这里也有家的感觉。
“人人都会老,我也终会老。趁我还没老,我要去帮老。大家都帮老,老人有依靠……”在阳泉城区南山路街道的阳坡垴社区,流传着这样一首由社区党员编写的《为老歌》,整个社区敬老孝老氛围浓郁。日前,山西晚报记者实地探访了阳坡垴社区、南煤社区的“嵌入式+居家养老”新模式,不仅看到了社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和养老工作的重要性,也真切体会到要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任重道远。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让养老不离家
走进阳坡垴社区养老服务站,“子女们放心,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这一行写在楼道墙上的大字就映入山西晚报记者的眼帘。
一位腿脚行动不便的阿姨正在楼道内推着辅助行走支架做康复训练;一位来自河北邯郸的半身不遂的老人则在休息室看电视;一位服务人员正在耐心地给躺在床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剃胡须;还有老两口,80岁的老奶奶和90多岁高龄的老爷爷正坐在服务站的餐桌前等待开饭……这些老人都是这个社区的住户,因为行为无能或半无能状态,家人无法照顾,所以来到了服务站。在这里,他们都有专属的工作人员全天候为他们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等“五助”服务。
阳坡垴社区辖区总人数7229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213人,占比17%,社区十分之一的居民有养老需求。成立于2020年10月的阳坡垴社区养老服务站,是阳泉首家采用“嵌入式+居家养老”养老新模式的服务站,目的就是能够有效解决老年人转变观念难、子女照顾父母远、亲情陪伴少、服务监督难等问题,满足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心理需求。这一养老新模式是一项得民心的夕阳工程、爱心工程。据记者了解,服务站目前已有8位老人入住,14位老人签订了意向书。
今年10月19日,继阳坡垴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站启动一年后,阳泉第二个以社区嵌入式养老+居家服务为主要模式的社区养老服务站——南煤社区养老服务站正式启动运营,这也是阳泉市首个超过1000平方米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站。
南煤社区负责人告诉山西晚报记者,社区常住居民共3610户8290人,其中60岁以上1107人、70岁以上439人、80岁以上133人、90岁以上9人,独居老人72人,老龄化率为20.4%。
南煤社区养老服务站建筑面积1106平方米,设置护理型床位18张,分为两个区域:一层是幸福家园,建有配餐中心、餐厅、医疗室、康复室、评估室、沐浴室等,主要为老年人提供餐饮、康复、治疗、助浴以及养老咨询等服务;二层是爱的港湾,建有老年活动室、沐浴室、老年人房间、卫生间以及党员活动室、舞蹈室等,主要为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文化活动、精神慰藉等服务。
“咱这个养老站就在家门口,非常方便。两人一间房,全是新装修的,你看屋里还挂了字画,摆了一些小饰品,就是想让老人来了之后有家的感觉。这里有餐厅,独居老人不想做饭,可以过来吃,也可以由我们的志愿者直接送餐上门……”南煤社区张蕊主任告诉记者,“努力打造‘一刻钟养老圈’,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就是我们的服务宗旨,老年人满意就是我们的服务标准,子女们放心就是我们的最大心愿!”
特色“红色”养老,替天下儿女尽孝
唠嗑队、暴走队、敲门服务队……这些队伍名称您听过吗?“唠嗑队主要为居民宣读政策、调解纠纷,疏导居民心理郁结,引导居民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居民公约,做一名守法、崇德、友善的好居民;暴走队的工作是‘散步’,主要服务内容是维护小区治安,排查小区安全隐患;敲门服务队是针对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开展‘敲门’‘串门’‘看门’的每日必见服务……”阳坡垴社区牛主任告诉记者,阳坡垴社区的养老模式同时也是“红色”养老模式,因为唠嗑队、暴走队、敲门服务队这些为老服务志愿队伍,都是由社区127名党员认领的“红色岗位”。
今年8月的一天,社区内嘉禾小区六号楼的马文梅在家中晕倒失去意识。暴走队的老党员冯师傅负责每天去敲门,当天多次敲门没有人回应,冯师傅赶紧联系社区和物业。打开门之后发现马文梅已经没有了意识,大家赶紧拨打了120。由于及时送医,马文梅脱离了危险。此后,马文梅就由社区的暖心服务队来服务,包括做饭、过去送餐,以及她平时的生活起居,都是由社区的党员志愿者来照顾。“我们暖心服务队的敲门守护服务,主要给高龄空巢独居老人服务,我们会随时去敲敲门儿,这就是我们社区邻里之间互助的模式。”牛主任告诉记者,辖区老人太多,每五位居民中就有一位是60岁以上的老人,鉴于这种现状,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把辖区内的各类党组织以及党员都组织起来,成立了这些暖心服务队。“暖心队除了陪老人唠嗑、维护治安、提供敲门等服务,还包括为辖区老人送书送报、采买生活物品、代缴生活费用、上门理发等26项特色化养老服务。”牛主任说。
阳坡垴社区老人的手机上都存着一个相同的电话号码,也是他们手机里存的第一个亲情号码,那就是社区的电话号码。“上班时间,我们有人接听,下班之后,我们会把这个电话转接到值班人的手机上,保证24小时不留空白,如果老人半夜打电话说有心脏不舒服等问题,我们保证第一个时间有人对接,帮老人打120,对接儿女、亲属。”
走在阳坡垴社区的嘉禾小区里,记者发现种植了好多种果树,有柿子树、梨树、山楂树、枣树、苹果树……记者以为这是物业种植的,牛主任告诉记者,“小区里有125棵党员认领的‘绿孩子’,因为嘉禾小区绿地少,开发商又不给大面积种植,就由我们社区党支部来牵头,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的党员带头,发动嘉禾小区的125名党员自己购买果树种植。可以说,小区里每一片绿地、每一棵树都有我们党员的一份功劳。”牛主任说,这些党员爱心志愿者都是自愿加入的,他们都和社区党委签了服务协议。
牛主任告诉山西晚报记者,阳坡垴社区党员爱心服务队员手机上都有一个通讯录,通讯录被社区工作人员像“五色预警”一样做了标识。“我们把独居老人、空巢老人、高龄90岁以上的老人等重点人群都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出来,小区769户的家庭的联系方式都在我们的手机通讯录里。”牛主任说,做这样的通讯录,就是为了方便为老人开展各类服务,及时关注老年人的状况,“我们要做到空巢、独居老人每日访、高龄老人随时访,把贴心、舒心、安心的服务,带给辖区每一位老人。”
社区养老幸福工程任重道远
日前,位于盂县的锦隆社区养老服务站也启动运营,成为阳泉市第三个500㎡以上的社区养老服务站。今年74岁的武上海老人“打卡”报到,成为入住这里的第一位老人。
目前,阳泉市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建设走在全省前列。2020年以来,阳泉以实施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为抓手,积极推动社区居家养老“123工程”,打造“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样板,努力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阳泉经验。
除此之外,阳泉市共有15个社区养老餐厅,具备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老年书画室等老年人文化活动场所的社区达到124个,不断擦亮的民生底色正在成为阳泉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
“为党和政府分忧,替天下儿女尽孝”,这是阳坡垴社区、南煤社区养老服务站的服务理念。养老幸福工程已经在路上,但任重道远,期待在未来,孝行天下,爱满人间。
山西晚报记者 温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