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歇歇脚的“暖心驿站”,一个温情的“叫醒”服务,一句句饱含深情的生日祝福,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一项项征集的职工提案,一个个解决了的问题……漫步在潞安五阳矿区的大街小巷,这样的“暖”新闻不时映入眼帘。
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潞安五阳煤矿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工作水平,为员工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切实将真诚的关怀送到员工的心坎上,通过以心换心的温暖,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生产力,为矿井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五阳煤矿第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立项提案100项,截至目前,已完成83项,其余的项目正在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10月22日,五阳煤矿机关三楼会议室,正在召开职代会职工代表提案推进落实专题会议。会门紧闭,里面的气氛时而严肃、时而紧张。
怎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能,及时全面回应职工关心关切的问题,架起与职工群众的连心桥?潞安五阳煤矿以坚定办好惠民实事也能产生生产力,把职工代表提案落实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确定项目负责人、完成时限和跟踪落实机制,以“极度求真、极度透明、立说立行、善作善成”的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推进质量,逐条逐项高效落实职工代表提案。同时,该矿通过矿长书记接待日、一周一调研、矿长书记热线电话、设立意见箱等方式,畅通意见征集渠道,广泛听取民情民意,对职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接受,全部分析汇总,形成工作清单,对落实整改过程实施全程跟踪、闭合管理,积极回应职工关切,主动化解矛盾问题,切实解决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让职工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我们的心声得到了回应,矿上在井下班中餐中量身定做了调味包,有香辣、香菇酱、牛肉酱、蒜蓉酱等口味,满足了职工不同口味需求,‘暖’住了职工的胃和心。”井下职工代表李科说。
“职工累了在驿站歇歇脚,渴了在驿站喝口热水,饿了在驿站吃点零食,工作上有‘疑难杂症’,还可以坐在一起研究探讨……‘暖心驿站’切实让职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五阳煤矿机分厂制作配送服务中心副主任姜建设说。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潞安五阳煤矿把职工需求作为服务职工的切入点,因地制宜、因需制宜,本着“职工事,无小事”的思想,为职工提供工作生活上的便捷服务。针对“供应服务、结算服务、制作配送”三个服务中心和洗选储装运岗位的职工,该矿设立了“暖心驿站”,不足十平方米大的地方,既有休息座椅和饮水机,又有医药箱、针线盒、暖心雨伞、暖心零食等,切实做到渴可喝水、饥可充能、累可歇脚、雨可用伞。
针对一线井下“三班倒”职工,该矿在职工公寓楼为大家提供了预约“叫醒”的特色服务,保证职工充足睡眠,定制“爱心针线盒”为职工缝补破损衣物,送“爱心病号饭”为生病职工提供可口饭菜,送一碗“暖心牌生日面”为职工过生日。
除此之外,该矿建起了新、旧井队部停车场,为一二线职工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在更衣室安装了衣服除湿机,解决了职工因出汗衣服潮湿、干不了的难题等等,一项项惠民实事将矿井浓浓的爱传递到职工心中,暖的是心,聚的是力,增强了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迎难而上,实干担当,价值成就你我,阔步迈向高质量……”激昂的旋律,嘹亮的歌声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传遍了五阳矿区的角角落落。五阳煤矿始终秉持“价值成就你我”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关爱员工、尊重员工、理解员工,进一步激发了员工对矿山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员工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生产力,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人人为成本而算,个个为效益而干”成为全矿干部员工的共识。潞安五阳煤矿在开展全员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中,职工积极主动、献计献策,一共提出了2447个“金点子”,该矿通过初评、复评和调研论证,把有价值的“金点子”作为改善项目,全部项目化推进,生产服务办员工提出“转换矿灯管理方式”,实现了在用矿灯总量、新矿灯投入数量、电费支出三降低,矿灯使用率最大化;原来3人打锚索的活两人干,搭设一根锚索多获利10元钱;通风队员工提出“工种互补”方式,打破了分工界限,解决了施工通风设施“大工垒墙、小工和灰上料”生产环节不流畅的实际难题,工作效率提高了10%;运料队员工自制的“多功能脚手架”解决了高空作业的难题,皮带一队员工提出排水“错峰”降电费,从5月份运行以来,每天节约电费310元,累计节省电费成本达3.75万余元等等,一个个“金点子”付诸实施,成为了提质增效的“金钥匙”。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矿山的关心关爱,让我们工作干劲更足了,我们会更加努力工作,淬炼本领,提升能力,为企业转型发展蹚新路多做贡献。”这是五阳煤矿员工的心声。
山西晚报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