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记者蹲点

小病不出村 大病可识别 晋中推进中医振兴培训项目

  “以前看见病人难受经常束手无策,听了《中医腹诊》一课后,现在治病有了方向,腹诊时什么部位有阳性体征就用什么样的经验方,我用此法治疗了26例患者,效果明显。”近日,提起在晋中市开展的基层医师中医继续教育培训,和顺县松烟镇牛头村村医牛奋奎感慨万千。
  2019年以来,晋中市在全省率先把中医振兴培训项目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通过三年的实施,截至目前,已对全市基层中医医师进行了3700余人次的培训,基层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中医振兴培训项目”主要是针对基层中医从业人员开展适宜人才培养,通过开展基层医师中医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医生特别是家庭医生团队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和优势,在日常生活中让群众学会自己“防病”,在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诊疗中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病。
  适宜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是乡村一级的中医从业人员,这部分人员是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网底,分布广泛,直接面向群众。针对基层普遍存在理论水平较低、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晋中紧扣“适宜”这一重点,采取普遍性培训和针对性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聘请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团队为基层中医医师集中授课。
  昔阳县大寨镇麻汇村村医李世军认为,基层中医医师普遍对中药方剂的理解很狭隘,看病时做不到真正的辩证施治,老师的讲课就好像钥匙打开了门,使自己扩展了中药方剂的应用范围。
  “觉得自己一下子增长了很多本事,看病先会诊断,开药先懂辨证,组方先知药理。”葛根汤是用来治外感表实证的,了解了组方原理后,李世军用葛根汤治疗颈肩腰腿痛、脑供血不足、睡眠障碍等具有表实证的病症35例,随访患者反映良好。
  晋中把特色中医高级师资作为振兴晋中市中医事业的“种子”,在完成民生实事任务的基础上,实施“种子计划”。按照“有基础、能讲课、能带徒、能写文”的标准,2019年至2021年,对100名高级师资进行500学时理论、临床等全方位的培养,培训内容以“课堂讲授、跟师学习、教学查房、理论研讨、独立实践”为主,为基层培养了一支实践经验丰富、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中医师资队伍。
  截至目前,适宜人才培训覆盖全市11个县(区、市)全部乡镇卫生院和80%的村卫生室,800多名原来不能完全开展4种中医适宜技术的村医,经过培训后熟练掌握了4种中医适宜技术,500多名乡村医生在原有基础上,新学到了1种至3种中医适宜技术,并熟练运用。高级师资基本实现了一个师资带一个乡镇,对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逐步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可识别的目标。

  山西晚报记者 张杨 通讯员 雷昊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11-23期

  • 第2021-11-22期

  • 第2021-11-19期

  • 第2021-11-18期

  • 第2021-11-17期

  • 第2021-11-16期

  • 第2021-11-15期

  • 第2021-11-12期

  • 第2021-11-11期

  • 第2021-11-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