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艺文

《南昌起义》:史学意义与美学价值的统一

  1927年3月,蒋介石在南京另立中央,与汪精卫领导的武汉政府公开分裂。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日盛,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武汉的国民党也决定“清党”。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以及革命群众的残酷屠杀,使得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屠杀以及表明中国共产党将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中国共产党联合国民党左派,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拉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大幕。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南昌起义》就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
  影片《南昌起义》的开头以纪录片的形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1927年,国民革命军二次北伐打败奉系军阀张作霖取得胜利之际,汪精卫却要求撤兵河南回师武汉。刚到武昌的贺龙,被蒋介石的说客拉拢给予优待,贺龙回绝。周恩来向陈独秀揭示汪精卫的真面目,而陈独秀却对汪精卫抱着幻想。随后周恩来找到贺龙,贺龙表达了跟随共产党的意愿。得知汪精卫准备向工人纠察队开刀的消息,周恩来等人研究决定解散纠察队,将人员和好的武器编入贺龙部队。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周恩来、恽代英和李立三等人提出在南昌举行革命暴动。叶剑英在得知汪精卫邀请叶挺、贺龙上庐山是要缴械的阴谋之后,密告了叶挺和贺龙。随后他们将部队开往南昌。周恩来与朱德等人拟定了南昌暴动计划。汪精卫派人探听叶挺、贺龙的动向,并派刁铁民前去要求贺龙清党反共,贺龙反而将刁铁民抓捕。而后张国焘阻止暴动的企图亦未能实现。朱德宴请地方军官以便起到牵制敌人的目的。后因暴动计划遭到泄露,周恩来下达了提前起义的命令。在8月1日清晨,叶挺、朱德、贺龙率部战斗,南昌起义取得了胜利。影片最后还以画外音的方式交代了南昌起义胜利之后的遭遇。
  影片《南昌起义》全景式地呈现了二次北伐之后中国社会的风云际会,特别是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较量:国民党内部、国共之间、工人纠察队、农会,乃至外国势力等等,为我们呈现了宏阔的中国社会历史风貌,同时说明了武昌起义爆发的原因、过程以及结果,为我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的前因后果提供了一面镜子。
  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要尊重史实,特别是像南昌起义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更是要努力还原历史事件本身。影片《南昌起义》在对待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关键人物身上,摒弃了不符合历史真实的虚构。不过,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并非不要虚构,而是要以尊重历史本身为前提。比如描绘事件的过程中虚构一些小人物,借以呈现丰富多样的历史图画。《南昌起义》中黑姑和姚湘莲两位女性就是虚构的。黑姑是双喜的妻子,过去是地主小姐姚湘莲的丫头,积极参加农民运动,并担任过区农会委员,在“四·一二”后,面对国民党对革命群众的大屠杀,她死里逃生,到武汉寻找丈夫并加入了革命军队,对革命抱有坚定的信心,在战场上表现勇敢。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在刻画黑姑性格的时候,既表现了其英勇参加战斗的果敢一面,又表现其对丈夫的柔情。在部队里给双喜送煎鸡蛋,大胆地表达着对丈夫的爱意;在战斗中,面对丈夫的牺牲,她坚持战斗,将红旗插入敌人占据的鼓楼。
  影片《南昌起义》在呈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过程中,既注重宏观历史的准确性,又注重微观层面的艺术性,从而实现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有机统一,达到了美学观点与史学观点的辩证统一,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而崇高的品格,让我们牢记革命先烈的牺牲与奋斗!

毛郭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11-24期

  • 第2021-11-23期

  • 第2021-11-22期

  • 第2021-11-19期

  • 第2021-11-18期

  • 第2021-11-17期

  • 第2021-11-16期

  • 第2021-11-15期

  • 第2021-11-12期

  • 第2021-11-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