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记者蹲点

灵石县做实“引才、育才、用才”工程,让人才各展所长、尽显风采

人才政策诱人 毕业生选择回乡工作

  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杨)“来到灵石第五中学校工作后,我对这里的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自己选择。”12月2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灵石县优秀人才代表记者见面会获悉,来自晋中市榆次区的杜惠芳作为山西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之所以选择在灵石工作,就是被这里的人才政策所吸引。
  近年来,灵石县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坚持高标定位、高位引领、高效落实,多渠道、高质量招才引智,切实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的强劲动力。
  特别是针对长期存在的引才难、留才难问题,灵石不断优化人才政策供给,紧扣主导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布局和社会民生需求,实施精准引才,实施政策增信,出台相关方案,对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教育部公布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和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且自愿承诺服务不少于6年的毕业生,分别一次性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安家费,并按照每月3000元、1500元的标准享受连续3年的生活补贴。
  杜惠芳说,今年刚走出校园开始择业时,无论是家乡榆次还是省城太原都有不错的选择。但是了解到灵石县委、县政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做实“引才、育才、用才”工程,能够让人才各展所长、尽显风采的措施后,她对这里的教育生态圈充满了向往。之后,杜惠芳通过考试进入灵石五中成为了一名数学教师。
  在强化资金保障方面,灵石县人才工作领导组每年保障人才工作经费1000万元,同时该县财政每年设立500万元县校合作专项资金,统筹整合各行业领域的切块资金和上级政策配套资金,为全县人才工作发展提供财力支撑。
  今年以来,灵石依托县校合作发展新生态,进一步强化了人才培育力度。例如,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度合作,建立了“灵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先进采矿研究院”“灵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先进采矿研究院博士工作站”;与山西大学就煤矸石高效清洁利用深入接洽合作;与东北大学在文创基地建设、科研成果转化、艺术人才培养、文化产品开发等诸多领域全面合作;与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建立新时代传统文化与艺术的长远发展合作;与太原理工大学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材料加工、绿色生态环保及智库建设等领域深度接洽……
  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方面,灵石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方式,优先在教育、医疗等专业领域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
  灵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郭月娟介绍,目前灵石县第一中学已与12名部属、19名省属免费师范生成功签约,共发放120万元安家费和生活补贴;灵石县人民医院今年招聘43人,其中医师、技师36人,管理人员7人;今年全县共招录33名公务员和选调生,其中硕士研究生3名;从外省、市、县安置灵石籍回流人员7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名;公开招聘90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进一步壮大了灵石的人才队伍。
  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今年从山西医科大学毕业的灵石姑娘赵璇毅然放弃在省城太原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灵石,“作为灵石人,回到灵石工作理所应当,况且我们县人民医院的招聘条件也很优厚,有编制、有五险两金,更重要的是我也能够用自己所学,为家乡的医疗事业尽绵薄之力。”
  灵石县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还以培训为抓手,采取高频次、专业化、多角度的形式,以健全的机制让各类人才提升理论、增长知识、坚定信念。通过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行动,目前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078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0.5%,新增技能人才1534人;开展煤矿安全能力提升培训,覆盖煤矿从业人员20226人;实施医护人员“走出去”战略,选派92名医务人员分别到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等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如今,灵石各领域、各层次人才能力素质得到了大幅提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12-06期

  • 第2021-12-03期

  • 第2021-12-02期

  • 第2021-12-01期

  • 第2021-11-30期

  • 第2021-11-29期

  • 第2021-11-26期

  • 第2021-11-25期

  • 第2021-11-24期

  • 第2021-11-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