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许多人,每个人心中都有所追求的事或物。在《童年》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外祖父和外祖母这两个截然不同人,而两人的心中都住了一个上帝,可上帝只有一个,但为什么他们两人心中的上帝完全不同呢?那是每个人站着的角度不同,心中的理念也就不一样。
外祖母心中的上帝就是善良、慈爱,因为外祖母就是—个胸怀宽大、慈祥善良的人。酒店老板娘把没参加吵架的外祖母臭骂了—顿,阿廖沙为外祖母报仇,把老板娘关在地窖里,而外祖母却打了阿廖沙一巴掌,让他把老板娘放出来,让我感到十分惊讶,不禁释卷而思:是怎样的人,才会这样做呢?就是因为外祖母心中有善良。
而外祖父却恰恰相反,他心中的上帝是吝啬、贪婪,专横、残暴,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在阿廖沙染错白布时,他拿着用水浸泡过的荆条,让阿廖沙趴在地板上,抽打着他。没有一点慈爱,狠着脸。活活把阿廖沙打得昏了过去,这就可以看出外祖父是怎么样的凶残,对自己的外孙,没有一点亲情,眼里、心中只有利益。
读完《童年》后,我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理念,对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只要心中有善良,那便是一个好人。
常笑楠 太原市长治路小学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