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上世纪70年代,在那个物质比较贫乏的年代,却有很多东西让我深深地怀念……
那个时候,我和今天一样不能下地走路,母亲背着我,领着弟弟,两次回左云县看望姥姥,在一个名叫马道头的小山村,有我的姥姥,姥姥想念她的女儿,女儿也想念她的妈妈……
姥姥家是黄土高原上的两孔土窑洞,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挖的,看样子有好多年了。姥姥的院子也很大,有舅舅和媳妇的平房,有牲口圏棚,有菜园子……姥姥窑洞里面有火炕和灶台,窗户上有一块透明的大玻璃,在家里可以眺望远处的山顶,窗檐下还有一窝燕子,它们和姥姥比邻而居,每天叽叽喳喳。晚上的照明灯就是舅舅用墨水瓶制作的一盏昏暗的煤油灯,姥姥的一双三寸金莲的小脚,每天就在这个小天地里走来走去,忙活一日三餐……
姥姥是一个苦命的女人,从小就没有了妈妈,嫁给姥爷的时候,姥爷身体有残疾,但是有文化,是一个教书先生。家里家外都是姥姥一个人忙乎。听妈妈说,姥姥经常自己到地里干农活儿,她的小脚站不稳,就跪在土地上锄地刨地……当妈妈从地里拿回家一箩又一箩山药蛋的时候,那里面有姥姥多少辛苦的汗水啊!
后来姥爷病逝了,姥姥一个人把四个孩子抚养成人,让他们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姥姥是多么坚强的女人啊!
从小在城市平房里面长大的我,第一次看到姥姥家这样的生活环境,我感到非常新鲜,更新鲜的是姥姥的饭菜,那是地地道道的农家饭,姥姥每天要为早晨下地劳动的舅舅熬一大锅莜面糊糊,里面是山药疙蛋,还要撒一点儿盐,非常好喝、好吃。
我最爱吃的是姥姥做的莜面块垒,就是用莜面和山药蛋做的一种地地道道的农家饭。姥姥炒的莜面块垒特别好吃,姥姥生活艰难,莜面块垒里面没有麻油,也没有葱花儿,但是莜面块垒香喷喷、黄澄澄,沙棱棱的,像沙粒儿一样,我吃完还想吃。
每次做莜面块垒的时候,姥姥还要熬上一锅小米稀粥,再切上一小碗用胡萝卜腌制的咸菜。吃完莜面块垒,再喝上一碗小米稀粥,我感觉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美味佳肴。
听姥姥说:莜面块垒是庄稼人的家常便饭,它非常充饥,庄稼人吃了非常有力气,好下地劳动。妈妈和舅舅们就是吃着姥姥的莜面块垒,强筋健骨,长大成人。
很多年过去了,尽管我也有机会吃到莜面块垒,但是却感觉不到姥姥做的那种农家饭的味道,那种味道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历久弥香,回味无穷,永远难以忘怀。因为那是姥姥的味道,那味道是姥姥的情和爱。
李东海(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