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核酸检测志愿者耿女士的儿子说:

“我妈妈当志愿者啦”

  4月7日,太原市新冠病毒抗原筛查正在进行中。家住小店区的耿女士,4月6日成为小店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志愿者中的一员。由于6日太过忙碌,她甚至没时间接电话。4月7日一早,山西晚报记者拨通了耿女士的电话,听她讲述了当志愿者的一天。
  耿女士说道:
  支援小店区4月6日全员核酸检测,活动5日傍晚就开始了。
  我们要负责的是东岗路二社区的第二个检测点位,要负责中正锦城A区和D区大概3000多位居民。当晚6时多,社区负责人召集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第二天要工作的地方开会,商量安排调度任务分工,保障全员核酸检测有序进行。
  所有的志愿者都很细心,把能想到的情况都提了出来,比如如何让居民快速检测,不用在排队上浪费时间;如何在不聚集的前提下,快速有序流动;如何把不属于这个点位的居民引导到所属区域……准备好各种解决方案后,我领到了第二天的任务:帮助维持核酸检测的秩序、解答居民提出的所有问题。
  4月6日5时多,志愿者就陆续来到检测点。一大早,社区临时接到任务:给所有居民发放新冠抗原检测卡。需要居民在核酸检测24小时后在家自测,然后把自测结果反馈给社区。我的任务也多了一项,那就是登记发放新冠抗原检测卡。
  在居民开始排队之前,大家要把所有准备工作做好。我们一共有8组,每组有1个医护人员、1个登记人员,剩下的就是网格员和志愿者。分组、搭建检测台、穿防护服、分配新冠抗原检测卡……晨曦中,所有的准备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穿上绿色的隔离服后,我一天的志愿活动就开始了。
  不到7时,就有居民过来排队了,1米线、不拥挤、不聚集……现场的秩序非常好,就连跟着家长来的孩子也会主动调整一下距离。看到我们发放的新冠抗原检测卡,大家都非常好奇。不免会多问几句,比如,什么时候做?怎么做?如何反馈等。
  类似这样的问题,社区联系物业人员在业主群发了使用说明。但面对居民的提问,我也一一回答。领了新冠抗原检测卡的居民,我将其姓名、门牌号、手机号登记在案,最后交给社区方便统计。
  看似简单的登记发放工作,真正干起来才发现,非常琐碎,工作量非常大。我们院有一位阿姨,是吕梁人,口音比较重,担心我们听不懂她说话,提前让子女把个人信息全部写在一张纸上。当我问她的时候,她就把那张纸拿出来,上面名字、门牌号、身份证号、电话号码一应俱全。碰到这样的居民,真的是要点赞,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沟通,效率特别高。
  因为之前的经验也不是很足,开始我总是不停地和居民说话,上午9时的时候,我感觉嗓子已经哑了,说话就有点费劲了。居民听到我那“沙哑”的声音,就不再频繁地询问了,而是按照先前的样子主动提供个人信息,面对大家的体贴,我特别感动。
  上午10时30分,我的家人也来排队检测了。7岁的儿子一看到我,就对旁边的人说,“那是我妈妈,我妈妈当志愿者啦。”听到儿子的话,我心里特别自豪。这也是我当志愿者的一个初衷,希望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让他从小就明白,我们需要别人服务,我们更要服务别人,这样社会才能更美好。
  从早上5时到下午2时,紧张的志愿活动一直进行着,志愿者一直站着,没时间喝水,也没时间坐下休息。我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熟人、朋友。
  孩子同学的妈妈带孩子过来的时候,远远地就指着我说:“你看前面那个阿姨是谁?”小姑娘走近了,就跟我打招呼。“阿姨,当志愿者是不是很棒呀?”听到孩子的话,我的疲惫一扫而空,心里真的是特别地暖。
  最后,我还想说说这次当志愿者的感受。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真的是要给所有的居民点赞,大家在核酸检测过程中有序、体贴、配合度高、互相帮助。第二点,就是感叹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过去,我对社区的工作并不了解,这次经历真的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的情况。全员核酸检测,层层布置传达、层层进行部署,但真正把这些部署传达到每位社区居民,并落到实处,离不开社区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每个人的全力以赴。

记录人:山西晚报记者 武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4-07期

  • 第2022-04-06期

  • 第2022-04-01期

  • 第2022-03-31期

  • 第2022-03-30期

  • 第2022-03-29期

  • 第2022-03-28期

  • 第2022-03-25期

  • 第2022-03-24期

  • 第2022-03-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