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已经是第五天了,太原这座城市悄然发生着各种变化,各种疫情信息还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我更留意一件件发生在身边的小事,这些小事让我感觉充满信心,因为很多人都在努力。
由于工作的原因,需要去采访一些高校,尤其是地处小店区的大学,在采访电话中听到的都是忙碌,虽然不能身临其境,但通过交谈也能体会到那些不易。4月3日,山西工商学院会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沙菲,发了200多条微信、打了100多个电话,等想起自己孩子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时30分,不忍打扰老人和孩子休息,只得把刚要拨通视频电话的手默默地放下……
该校志愿者姜仪在4月6日凌晨5时起床,洗漱完毕后套上防护服,就匆匆赶往核酸检测现场。查验试管数量、运送标本容器、核对检测信息……6时整,她将一切准备就绪。8时,全校核酸检测工作正式开始。下午1时,结束了当天的忙碌,她开始吃“早饭”……
这只是太原市众多高校抗击疫情的“缩影”,大家都在默默地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中的苦与累只有他们知道。而我又能做些什么呢?干好当下的小事情,去感恩别人的付出。
4月7日零时,“家里有几口人?知道怎么用吧?”略显沙哑的声音询问着相关的情况,全副武装的志愿者把新冠抗原检测试纸送到家里,孩子已经睡着。4月6日下午6时,社区微信群里就有消息,当晚要进行新冠病毒抗原筛查,等的过程中开始学习如何进行自测,7时、8时、9时……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微信群里也有人询问什么时候能领上,是要自取,还是送上门,等待的过程让人着急。看着很多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晒着测试结果,家人也有点按捺不住,准备下楼去等。就在此时,一条消息让家人安静了,“老人、孩子可以先睡,志愿者会把新冠抗原检测试纸送上门!”
从社区领取物资再到一家一户地分发,4个多小时,这些志愿者不知道跑了多少户人家,他们也有家人,也有孩子,当我们享受这份便利的时候,更多的是心存感恩吧!和家人聊着这些志愿者的不易,等待也变得不再焦虑,不知不觉中还感受到满满的信心。
部门有两位同事住在小店区,小区封闭,他们的生活我很关心,通过他们5天的对生活的记录,可以感觉到各自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排解情绪,从一点点小事做起,心会被填满,然后就是各种小小的成就感。就像太原市这次抗疫,很多人都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自然整个城市的机能会慢慢恢复,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是战胜疫情的力量。
每逢大事,网络上会充斥着各种信息,很多时候会莫名被带入其中,与事件发生地距离越近,情绪就越容易被影响,左右着我们对事情的判断。想着这5天看到的事情,感受到的情绪,忽然明白选择权在自己手里,眼中有光就有希望。当别人默默付出的时候,虽然是件很小的事,却不能无视,更不能理所当然,没有经历过就没有发言权。以此次太原抗击新冠疫情而言,选择去感受大家的付出,还是选择去听信抱怨,其实在于自己。
4月7日,太原抗疫第五天,相信夜不会太长。
记录人:山西晚报记者 王冠兴 通讯员 宋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