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这是上世纪80年代经典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的主题曲《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中的唱句。木鱼石,是一种罕见的空心矿石,地质学称之为褐铁矿结核,而褐铁矿根据形成环境、产状、外观形态及含铁量分为不同类型,是一种重要的铁矿石。日前,阳泉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在开展化石资源调查时,发现该市城区、矿区、郊区地层中发育的褐铁矿结核均符合木鱼石资源特征。经省自然资源厅专家鉴定,阳泉市木鱼石资源储量丰富。
阳泉发现大量木鱼石
日前,在阳泉市古生物化石保护协会的会员线下交流活动中,71岁的奇石爱好者任富材将家中收藏的大量观赏石标本展示出来。他收藏阳泉观赏石及化石已有50余年,他的收藏包含各种地质岩石标本:灵璧石、木鱼石、煤核石、木化石、海螺化石、方解石、玛瑙石、钙质结核等,琳琅满目。在这些藏品中,一种褐铁矿结核——木鱼石,颇为引人注目,这些石头被任富材制作成了砚台、茶壶、石函、摆件等精美工艺品。任富材说,在《山西中药典》一书中记载的禹余粮,其实就是木鱼石,别名又叫“太一余粮”“石中黄子”,俗称“还魂石”“凤凰蛋”,有着吉祥如意的寓意,被民间争抢收藏。众多矿石爱好者对任富材的这些木鱼石藏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阳泉本地木鱼石的储量、特性、成分等打起了问号。
阳泉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工作人员在发现这种特殊的石头标本后,开始在阳泉市范围内开展资源调查。当工作人员前往阳泉郊区一处工地考察木鱼石资源时,发现在一处10米厚的泥岩层中,密密麻麻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木鱼石。
工作人员在调查中发现,这种矿石多富集在石炭系、二叠系成煤时期的河、湖、沼泽相沉积的厚层泥岩层中,常呈现集中的层状分布。其主要成分为褐铁矿,形状大小不等,形态各异,不同岩系中的铁矿含量不等,矿石有空腔,腔内物有的呈卵核状,有的为粉末或液体,手摇或敲击能发出声响。综合以上特征,通过省自然资源厅专家确定,阳泉地层中发育的这种褐铁矿结核符合木鱼石所描述的特征,并建议阳泉市自然资源局进一步开展木鱼石的研究论证和资源调查,进一步做好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木鱼石是一种珍贵的矿产资源
据百度百科介绍:木鱼石是寒武纪中期地质时代,浅海中经化学沉积形成的一种珍贵的矿产资源,距今约5.5亿年。因它特有的粉晶细晶结构和纹理清晰流畅酷似木纹,其色、纹、声酷似和尚诵经敲打的木鱼,故称木鱼石。
木鱼石的矿物成分为褐铁矿,石质非常细腻,因其巧夺天工的产出形状和内部形态,经切割、雕磨,可以制作各种精美的工艺品,被奇石收藏爱好者追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有诗句这样称赞木鱼石:“曾见山有洞,罕闻石中空,虽非珠玉类,可在一绝中”。古代的文人墨客利用其中空的特点将其制作为砚台,所盛水墨经久不变色味。
据了解,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已经考察了该市的木鱼石资源,发现这种矿石在城区、矿区、郊区的储量较大,未来将进一步做好木鱼石资源的开发、推广和价值论证。
阳泉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陈建国主任说:“近几年,阳泉市开展了大量资源的调查和研究工作,阳泉成立古生物化石保护协会在我省也是开创性的。在协会紧密配合下,阳泉市发现了越来越多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新发现,发现了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二叠纪新物种白氏桃河兽、阳泉长寿螈、混合阳泉木、梅氏达姆德木,以及完整的锯齿龙头骨化石、全国最粗的科达木化石和我国首次发现的瓣齿鲨属化石。此次发现的木鱼石同样具有重要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山西晚报记者 温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