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这是电影《柳堡的故事》中插曲《九九艳阳天》的歌词。柳堡是宝应的东乡,紧邻我的家乡,在我童年的岁月里,四月,蚕豆花儿开在家乡丰腴的春天里,开在田梗地角、房前屋后,更开在我充满憧憬和向往的童心中。蓝天白云下、葱郁绿叶间,蚕豆花娇羞张望、轻歌曼舞。
农村人珍惜土地,舍不得拿一块良田来种蚕豆。记忆里,秋末冬初的时节,他们会在地头的田梗边、灌溉渠的渠沿上、房前屋后的空地里,见缝插针地随意挖开一块土,撒进三五粒蚕豆种,抓一把草木灰,掩土盖上。一挖一撒、一抓一盖,深深地把希望和期待埋进了沃土。
人间最美四月天,大地回春,蚕豆花儿香。绽放的蚕豆花,隐藏在翠绿的叶子下,乌白相间、朴实素雅,别有特色。那淡淡的紫、浓浓的黑、浅浅的白、深深的红,组成了一只只展翅的“彩蝶”。在春天和煦阳光的照耀下,一朵朵、一簇簇迎风摇曳,芬芳扑鼻。引得蜂飞蝶舞。
待到布谷声声,嫩蚕豆便上市了。儿时,放学回家,经常帮奶奶剥豆荚。蚕豆荚手指般粗细,蚕虫儿一样的身子,厚实饱满。用指甲一掐,双手一剥,几粒青碧如玉的蚕豆籽儿便带着“脐带”从白色的丝绒中掉下来,浅绿的外衣上,镶嵌着鹅黄一线。剥去外衣,鲜嫩的蚕豆瓣就出来了,诱人的清香,钻进鼻孔,勾引馋虫。那时少有零食,奶奶看着我的馋样,便会递给我几粒剥好的嫩蚕豆。放入嘴里,嫩嫩的、甜甜的、软软的,唇齿间四溢的是露水和清风的味道,更弥漫着春天的汁液和气息。
农家的餐桌也会因蚕豆而丰盛,现摘、现剥、现吃。奶奶做的蚕豆菜品五花八门,有蚕豆炒韭菜、蚕豆咸菜汤、蚕豆炖豆腐……就是普通的清水煮蚕豆,也是一道美味的农家菜。奶奶还换着花样哄我玩,用针线把煮熟的扁蚕豆一颗颗串起来,恰似念珠,挂在我的脖子上。我挂着“项链”边吃边玩,不时拽一颗放进嘴里慢慢咀嚼。半天下来,“项链”就剩下一根线了,那幸福和满足如同四月的蚕豆花一样的丰盈。
一年又一年,蚕豆花儿香,彩绘田野,点缀大地,是故乡春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奶奶烹饪的蚕豆颗颗醇香、粒粒含情,咀嚼成浆,滋润生命。如今,奶奶已仙逝多年了,再也吃不到奶奶烹饪的蚕豆,更吃不到那儿时的春天味道了。但在岁月的转角处,那份情怀、那种疼爱、那些温暖,依旧氤氲着往昔的幸福时光。乡愁辽阔,情深幽远……
□丁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