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艺文

小豆

  小豆是我在医院遇到的一个小朋友。那天我去老年医学科看个住院的朋友,之后和他的司机在门口聊天,一个中年女人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从内科楼那边过来。小女孩儿面色黝黑,看见司机大哥便张开胳膊一直喊:“叔叔、叔叔……”司机大哥逗了一会儿小朋友,之后掏了300块钱塞到了孩子母亲手里,母亲死活不要,但是司机大哥要她必须收下,不是给她的,是给孩子的。
  这对母女走后,司机大哥和我说孩子叫小豆,在医院放疗科住着,因为和我的朋友在一起放疗,所以他们非常熟悉,每次见了都要给上二三百元钱。司机大哥不无遗憾地说,这是个可怜孩子。后来我专门和儿科主任了解了一下这孩子的病情。
  小豆一岁的时候,家里大人发现家中经常有异味,先开始以为是小朋友在家随地大小便导致,后来这种味道越来越浓,即使刚给小豆洗了澡、换了衣服,孩子身上还有股“煮白菜”的味道,并且小豆吃饭也一直不是太好,于是就到我们医院儿科看病。小豆一进诊室,还没说话,医生便闻到食物馊了的味道,循味寻找,发现是小豆身上发出的。医生问小豆妈妈,是不是一直有这种味道?她妈妈说持续一段时间了。通过检查发现,小豆肝脾肿大、腹胀,同时伴有厌食、嗜睡及生长迟缓等症状,医生和小豆妈妈说,住院吧,肯定有问题,但是暂时还不知道什么病。
  住院后,小豆的所有检查都指向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酪氨酸血症,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黄种人缺乏统计数据。
  于是,儿科主任和小豆父母谈了话,酪氨酸血症的治愈率几乎为零,两年生存率能达到70%-90%,三分之一的孩子后期会出现肝癌等并发症,很多都活不过10岁。第二天早晨,小豆的病床上留下了3万块钱,她的父亲从此不告而别,打电话关机,再打电话停机。小豆的妈妈没哭没闹,甚至都没去找孩子的父亲,尽管公公婆婆就在太原住着。
  这两年来,一直都是母亲带着小豆,儿科主任建议这种罕见病还是去北京治疗为好。小豆母亲苦笑着说,现在能维持小豆的正常治疗已经是用尽全力了。她让主任正常治疗就行,尽人事,听天命,说自己已经有准备了。
  即使是非常积极的治疗,今年2月,小豆还是被查出了肝癌。对于这种肝癌,唯一的办法就是肝移植,四五十万元的手术费用是这个单亲妈妈无法承受的,并且即使移植,孩子也不会痊愈。听说放疗可以缓解病情,小豆的妈妈选择了放疗,每天一个人抱着孩子来医院放疗。
  仅仅3岁的小豆异常懂事,据说肝癌是所有癌痛中最疼的。小豆也经常疼得一个人在床上佝偻成一圈,瞪着眼睛和妈妈说:妈妈,我不治了,妈妈,我不治了!但就是不哭。母亲在旁边抚摸着小豆,可眼中没有泪水,估计该流的泪水早已流干。
  后来,司机大哥和我说,小豆在一次放疗过程中出现了呼吸衰竭,母亲没有选择抢救,一个人抱着抽搐的孩子离开了医院,走的时候孩子瞪着眼睛看着司机大哥,想喊“叔叔”却喊不出来,她的头就歪在母亲的肩膀,大口地喘着气……

王继侠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5-16期

  • 第2022-05-13期

  • 第2022-05-12期

  • 第2022-05-11期

  • 第2022-05-10期

  • 第2022-05-09期

  • 第2022-05-06期

  • 第2022-05-05期

  • 第2022-04-29期

  • 第2022-04-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