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子夜

在家乡 我已是客

  当我再一次回到老家的时候,当我站在儿时和父母住过的老屋前,我的心空荡荡的,老屋没有人住,前后长满了杂草,就是卖给别人也没有人要,只能让它在风雨里慢慢坍塌。
  儿时的情景像电影里的镜头般一幕幕在眼前浮现。父母的笑声,母亲洗衣服的声音,母亲呼鸡回来吃食的声音,母亲唤我回家吃饭的声音,父亲披着蓑衣扛着锄头从田间走回家的情景,小伙伴们在我家相互追逐、戏闹的场景,我结婚时请来亲朋好友闹洞房的热闹场景,都留在这老屋里。
  老屋就像一部摄影机,一台录音机,把我们几十年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完整地记录下来了。虽然父母不在,老屋在,看着老屋,就有一种亲切感,仿佛父母还在我身边,仿佛二老又见到我回家的情景,仿佛又看到他们站起身,朝我走过来,迎接我到来的那种喜悦之情。
  住得离我家不远的张婶,80多岁了,颤巍巍地走过来,见是我,对我说:“山子回来了,又来看爸妈来了。”
  我的眼泪禁不住掉了下来,那时候,我每次回到家,母亲总是会来到张婶家高兴地对她说:“我家山子回来了,晚上你们两口子到我家吃饭。”
  晚上母亲做一桌子丰盛的饭菜,催着我去把张婶两口子叫过来吃饭。我忙走过去,把张婶和张叔拉过来,大家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吃上一餐饭。
  饭桌上,母亲总是对我说:“你小时候呀,顽皮得很,张婶没少照顾着你,有一次,我去田里耘禾,你和你姐在家里,你姐看不住你。她也小,只比你大两岁,你小时候喜欢玩水,跑到离家几十米的水塘边玩水,幸好从菜地里摘菜回来的张婶看见,她家菜园就在那口水塘边,这才把你抱回家。从此,只要我不在家,张婶在家,她就照着你,看着你,要是她在家干活,就把你带到她家里,然后把大门拴上,这样你就出不去了。”母亲这些话,不知说了多少遍,我都听得耳朵起了茧。
  现在见到张婶,她在我心里就像母亲一般,我把早已为她买好的礼物送到她手里,握着她那双枯瘦的手说:“婶儿,我看见你,就像看见我爸妈一样亲切。”
  张婶也只剩一个人生活了,儿子住得离她家不远,就几十步,儿子孙子也会常来看看她,照顾一下她的生活。
  张婶要我一定到她家吃饭,我还是谢绝了,她一个人不容易,见她走路都颤巍巍的,我怎么忍心吃她做的饭菜,我对她说:“不了,婶儿,我这就去看看我姐。”
  张婶连连点头说:“你爸妈不在了,回来姐姐家就是你的家。”
  我点着头,握着她的手,不舍地离开了她,朝着我姐家里走去。我姐家在本村,她住在村东头,姐对父母最有孝心,那时候我考取了大学,一位媒人想把我姐介绍给镇上一位书记家的儿子,条件很好,可我姐没有同意,还是和她小时候玩得来的青梅竹马结了婚。
  她对我说过:“你在外读书,以后就在外面工作,娶妻生子,离父母远,照顾不到父母,父母也不愿跟着你到外面和你们一起生活,他们习惯农村生活,我嫁在本村,这样能照顾到父母的生活,父母百年后,你回来,姐还住在本村,你也还能回来看看家里那栋老屋。”
  那时候,父母还在,理解不了姐说的这些,现在完全体会到了。
  我离开老屋朝村东头走去,一到姐姐家,姐全家热情地招待着我,完全把我当作了客人。我再也没有回到自己家的那种感觉了。姐对我十分好,可我也是他们家的客啊,这种体会特别深刻。
  傍晚,吃过饭,我趁着姐姐收拾碗筷时,一个人在她房前屋后转悠着。心头总不是滋味,父母不在后,回到家乡,我一下子就成了从远方来的客人,没有了家的感觉。父母远去,我在老家已是客。

□刘庆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5-16期

  • 第2022-05-13期

  • 第2022-05-12期

  • 第2022-05-11期

  • 第2022-05-10期

  • 第2022-05-09期

  • 第2022-05-06期

  • 第2022-05-05期

  • 第2022-04-29期

  • 第2022-04-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