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扬,东雁北灵丘人士,山西大学毕业后,回乡从事乡镇建设工作。1974年深秋,他正在农业学大寨的工地上领导农民兴修水利,无意中看到一张纸质已经发黄的《雁北报》,某作者用240行短句报道了平鲁县三层洞引水工地上出现了抗日女英雄李林歌声的事情,这引发了他用诗歌形式书写李林的英雄事迹。没费洪荒之力,他用10章600节、每节8行字的押韵诗文,完成了诗体传记《月魂》。钟声扬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洪涛山巅、桑干河畔,出现在福州厦门,出现在东南亚各地,出现在俄罗斯和东欧六国。
钟声扬生前曾面对4位朋友说:他的人生从此拐了一个弯,从公社行政干部拐到诗歌创作;从东雁北拐到西雁北的桑干河畔。
天时、地利、人和,让他担任了朔州建市后的第一任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兼任了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山西省散文诗学会主席,创办了朔州市第一份文学刊物《朔风》,主办了中国散文诗学会朔州年会,有力地推动了朔州市文学事业的发展和文艺人才的成长。1993年,他当选为朔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继续高举文学大旗,为朔州改革和建设加油助力。退休后,他担任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主持编撰出版《朔州通史》《朔州民间文化》《朔州古诗选》等典籍,为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2009年9月,他被授予朔州“建市20年杰出人物”。夙兴夜寐,积劳成疾,于2009年11月10日病逝于朔州。漫天大雪为他送行,朔州市各界代表悲悼“北国诗魂”,挽帐、挽联数以百计,场面十分恸人。
钟声扬长期坚持业余写作,在长诗和散文诗创作方面成就斐然,建树超群。他的作品思想深邃、清新质朴、刚健有力,被延安时期的著名诗人艾青誉为“诗坛才子”“北国诗魂”。当代另一著名诗人贺敬之,高度评价其代表作《灵魂三部曲》是“灵魂的钟声”“民族之魂,人民之魂,共产党人之魂”。钟声扬一生都在“为时代和人民放歌”,并躬身实践“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在朔州大地产生了极大的文化影响力。
朔州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历史文化悠久,地域特色鲜明。既有古代英雄尉迟恭、张辽等地方名片,又有李林、王零余(王老虎)、王尚志、林龙(林妈妈)、蒙蔚等革命先烈的红色血脉,还有当代誉满全国的文化名人钟声扬,是一个武胜文强的城市。可惜那面洪亮的大钟已经东去灵丘县曲回寺,在繁花似锦的朔州市,少了一个人影。
几年前,曾有人呼吁为钟声扬建立纪念馆,让他继续为朔州市和大同市撞击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悠扬钟声。
——叮当!叮当!
□端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