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医生陪你科学孕产》妇产科吴医生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这是一本让准妈妈放心、省心、安心的孕产科普读物。超人气医学科普大V吴医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插图为你讲解孕产科普。从怀孕后的“怎么办”;生活中的“能不能”;产检中的“怎么做”;孕期常见病的“需重视”;分娩功课“早知道”等5个方面,为你呈现从怀孕到分娩的40周全过程。全书137个孕产知识点,50多幅趣味插图,60多张知识图表,轻松易读,专业靠谱。
俗话说:怀孕后,孕妇一个人得吃两人份。受这句话的影响,不少怀孕后的女性会不自觉地增加饮食量,家人也会催促她多进补,就怕吃得不够,饿着了肚子里的胎儿。
其实这个观念是不正确的。那么,孕期饮食应该怎么吃才科学?需要摄入哪些营养才能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孕期体重长多少才是合适的?我们就来详细讲讲这些问题。
孕期三个阶段的饮食指南
孕早期(孕12周之前):在孕早期,每天摄入的热量与孕前保持一致,1800千卡左右即可,此时胚胎还很小,孕妈正常饮食就能满足其生长所需。即使孕早期孕吐吃不下,胚胎也可以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摄入额外的热量对胎儿的发育没有更多好处,反而变成脂肪囤积下来。遵守“适量、均衡、多样化”的饮食原则即可。
所谓均衡就是指三大营养物质要均衡摄入:每天的饮食中,蛋白质推荐摄入占比为20%左右,脂肪推荐摄入占比为20%-30%,碳水化合物推荐摄入占比为55%-60%。
清淡少油,少食多餐,多摄入富含叶酸的水果和蔬菜。蔬菜可以多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但水果要适量,因为有的水果糖分太高。少吃高糖高脂的食物。
孕中期(孕13-27周):进入孕中期,不少孕妈的孕吐反应消失,这时胃口变好了,体重开始有明显的增长,也是胎儿快速生长的好时机。但还是那句话,体重不宜增长过快,要合理控制体重增速,糖分和脂肪摄入要适量,少吃甜食,少喝含糖饮料。
如果孕妈体重正常,并且活动量没有发生变化,相比孕早期可以每天增加300千卡热量的摄入。此时,胎儿的身体在不断发育,需要摄入更多的蛋白质,每天蛋白质推荐摄入量70克左右,优质的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动物瘦肉和鸡蛋,以及豆类、坚果。
孕晚期(孕28周之后):临近预产期,不少孕妈内心焦虑,担心宝宝发育不够,会在此时大吃大喝,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会增加“巨大儿”的风险,对胎儿和孕妈都很不利。
孕晚期饮食指南有三个原则:
1.少吃多餐。由于子宫进一步增大,压迫胃,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要养成少吃多餐的习惯,少吃油腻和难消化的食物。
2.饮食结构多样化。要补充优质蛋白,多喝奶。每天蛋白质的摄入要达到85克,动物性的蛋白质更容易被吸收消化。但如果是需要控制体重的孕妈,可以多摄取植物性蛋白质,如豆类和坚果,或适当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鱼肉和禽肉。血制品可以吃一些,如果血色素、血红蛋白低,可以口服药物补铁。还要注意补钙,每天需摄入钙1000毫克以上,摄入足够的钙有助于胎儿骨骼的发育。
孕晚期还有一个重要的营养素就是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是鱼虾类,还有核桃、芝麻、瓜子,以及橄榄油、大豆油、玉米油。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胎儿大脑的生长发育,促进胎儿视网膜功能的发育。
3.监测好体重增长的速度。孕晚期体重容易长得特别快,每天都要称体重,如果长得特别快,一定要控制摄入量,尤其是主食像大米、馒头、面条等碳水化合物类,还有水果不能吃太多。
如何长胎不长肉
孕妈最关心的就是怎样吃才能把营养都长在孩子身上,而不是把脂肪堆在自己身上。要回答这个问题,你要先搞明白你是怎么长胖的。
第一,每次你吃进去的东西,先供给胎儿,富余的再供给你自己。如果你一餐吃得太多,而胎儿不需要那么多,那么就会富余很多,被你吸收。所以你要少吃多餐,怀孕前吃三餐,怀孕后可以吃四餐、五餐或六餐,但是每餐都要吃得比以前少,六七分饱就打住。这样总量上能保证能量的足量,又不会把你的胃撑大,让你老是觉得胃里空落落的,想吃东西。
第二,胎盘是单向运输营养,不会把胎儿的营养再运输给你。很多人担心自己运动消耗的能量是来自胎儿,怕运动会使胎儿变瘦。不会的,你大可以放开了运动,运动中消耗的能量都来自你。这也是长胎不长肉的关键,就是通过运动消耗掉你的脂肪。每天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低强度体力活动,如孕期体操、瑜伽等,最好是1-2小时的户外活动,如快走等。如果非要我给你一个简单好操作的建议的话,每天每餐后都快走,一天累计走不少于10000步。你自己安排早中晚分别3000步、3000步、4000步也行,2000步、4000步、4000步也行,反正是累计10000步,不是一次性10000步。
另外,减少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摄入,因为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容易长胖。尤其是水果,很多人以为水果可以多吃,不是的,不少水果糖分含量高,可以改成多吃蔬菜,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还有,很多人晚餐后往往运动过少,热量堆积易发胖,所以适当控制晚上的饮食是很必要的。希望你们都能做到长胎不长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