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子夜

后街的那口老井

  在我们田村的后街,有一口老井,具体哪朝哪代开掘的,已无从考证,反正从磨得斑驳不平的大青石井沿儿来看,它是我们田村最老的一口井。
  老井也是我们村水最甜的一口好井,位于我们村后街主席台跟前,是整个后街家家户户吃水的公用井。它那用厚重大青石砌的井沿儿,已经被很多代担水人磨得光滑锃亮。井口东边立着一座四方小石台,架着一个带把手的榆木辘轳;北侧和西侧各放着两口饮牲口的石槽。这口老井深约八到九米,通体上下全部用古青砖砌成,绿绿的青苔像岁月的年轮一般,一圈圈的布满了青砖表面,井下之水,清澈见底。
  老井的水质好,是远近有名的。在民国时期我们村里有几户搞种植的,就用老井之水,产品质量上乘。因为水好,后街有人专门开了豆腐坊卖起了豆腐。还真甭说,那老井水做出来的豆腐啊,又白、又嫩、又香,烩在锅里香气扑鼻,越煮越筋道。
  因为是公井的缘故,老井终日不闲。一根担丈(扁担)、两个水桶,大家担水你来我往。一边在井台上吱呀吱呀地摇着老辘轳,一边与跟前的人拉着家常,大伙很是快活。有时,老井跟前也会成为各种消息的传播中心,各路“新闻”在前来担水的庄稼汉们的嘴里津津乐道地相互传播着。
  到了夏秋的夜晚,后街的人们吃罢晚饭,会三三两两走出家门,围坐在老井旁,点燃几根驱蚊的艾草辫儿,大伙儿就开始了谈古论今的漫谈。男人们不停地抽着旱烟,时不时地还插上几句话,女人们则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孩子们三五成群一起戏耍,就连那满天的星斗也跟着后街这伙儿道老古的人们而快乐地眨着眼睛……
  到了冬天,因为井水是恒温,老井的井口水汽腾腾。大人们小心翼翼地摇着辘轳,生怕脚下打滑有个啥闪失,而一旁的孩子们则是快乐得很,因为井台之下人们担水洒出的水渐渐形成了一条冰道,后街的孩子们可以乐呵呵地排队在上面滑着玩,爽得很。
  过年时,后街的老人们说,这老井年头长了,修成仙气了,要上供哩。于是,每到除夕,井台上贴着红对联,摆着香炉,供着贡品,香烟袅袅,凡人跪拜,好不热闹。
  随着时代的进步,前几年我们村里各家各户都统一安装了自来水管道,人们也都结束了一根担丈、两个水桶担水吃的历史。
  如今的那口老井,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完成了历史使命一样,诉说着自己曾经的繁华与落寞,在静好的岁月里,慢慢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原林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1-11期

  • 第2022-11-10期

  • 第2022-11-09期

  • 第2022-11-08期

  • 第2022-11-07期

  • 第2022-11-04期

  • 第2022-11-03期

  • 第2022-11-02期

  • 第2022-11-01期

  • 第2022-10-3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