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诗曰:“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把书与财富、美人联系起来,大概是儒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最恰当的翻版。但是,如果撇开它的功利性,它倒是说出了书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现代人读书,就是接受教育,只有掌握了知识与技能,增长才干,才能一展才华,实现平生抱负。
也许,我们会拒绝一个陌生人的来访,但不会拒绝一本陌生的书,特别是陌生的好书。“开卷有益”,说的是那些悟性高的人:精华,他汲取;糟粕,他弃之。透过形形色色的书,透过那文字的窗,他会发现五彩斑斓的世界。或深沉,或明快,或低吟,或高歌,都让他随“书”逐流。一回到岸上,便苦思冥想,猛回头,发现了那书中的精彩与无奈。他常不自觉地潜入书的深海,遨游不倦。在他的生活中,如果缺少书就不可思议。试想:人类没有书籍,历史便像雨露一样消逝无踪;人类一片空白,野孩子般无所事事,浮萍般没有根底;许多幸福或痛苦的感受无法体验,坎坷曲折的道路会一遍又一遍闪现在眼前……那是黑暗无知的世界。
书籍深透人心。也许我们偶然从书上看到一首好诗,震撼着心灵。此后的日子,我们的血液中便流淌着这诗的精血,呼啸着这诗的力与美。好书对我们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许我们未曾发觉,或估计不足,其实当我们停下来蓦然回首时,我们会发现这影响一直沸腾在我们体内,我们为之热泪盈眶,沉默不语。书啊!我们常这样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呼喊,多么愿意它就是我们的生命,在历史长长的隧道中前行不止。
书是血液。书是光。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一样。”它像一束温暖而又明亮的光芒,静静地穿过我们与万物,来来去去,书穿梭过我们,像阳光润泽万物。我们的眼睛时刻俯视它,时刻折射它真实的光芒。
发现令我们激动的好书,我们会倾尽所有,像恋人一样,渴望拥有的欲望是那样的炽烈,期盼拥抱彼此灵魂的愿望是那样的强烈。哦,那些好书,那些与我们的灵魂已融为一体的好书,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变成了光明,无时无处不在照亮这世界。
在书中遨游,我们又何尝不是一本好书?书香之气充盈在我们体内,轻轻翻开自己这本书,我们又何尝不激动?我们在岁月中留住了美丽和憧憬。
活成一本好书,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渴盼。也许不能惊天动地,但只要淡泊地写完这本书,让自己的智慧、力量与真实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也不失为一本完美的自传。
□叶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