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渔樵耕读”是古代最常见的四个行业,对应着今天的“士农工商”。古代工业很少,做工的叫匠人,走南闯北、离开家乡居无定所的是商人,在古代这都是“临时工”,没有土地,没有根据地,是人没有办法的选择。只有“渔樵耕读”是古代社会的“正经职业”。
“渔樵耕读”也进入到了传统文化里,在传统中国画、瓷器、家具雕刻上,这是常有的题材,寓意着主人固守本源,是一个本分的人。
中国的读书人,都很自豪自己是从“渔樵耕读”出发,去追寻人生大道、事业成就。同时我们的文化在“往何处去”的问题上,给这些奋斗者留了一条退路,就是如果没有追求成功,没有遇到明主、仕途失败了怎么办?是无处可去吗?不,人生还有一个避风港,就是“隐”,最适合“隐”这个身份的恰恰又是“渔樵耕读”。
从“渔樵耕读”开始,结束在“渔樵耕读”,这是中国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人生轨迹,在循环中,人生完成生死轮回,一代一代接力。
我们到苏州看那些明清的园林,里面的巧思布局和花石树木,无一不是在装扮出一个渔樵耕读的世界。
这些最普通、最常见的职业,承载了更大的传奇想象,既然每个中国读书人都是从这里开始,也开始把更多的寄托放在这些“渔樵耕读”人的身上,他们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充满了“神”“侠”“奇”“隐”等多个特征。
像姜子牙怀才不遇,就是打扮成渔夫在渭水钓鱼等待周文王;诸葛亮躬耕在南阳,等待刘备的三顾茅庐。在这些最普通的职业身份下,正在酝酿着奇迹。
我们来看柳宗元《渔夫》这首诗,第一句“渔夫夜傍西岩宿”就有一种很不一样的感觉。提起渔夫打鱼,我们想到的画面大概是迎着日头撒网的背影,鱼儿被捞上来活蹦乱跳的场景,或者就算是打完鱼了,也是渔夫坐在船头抽烟休息的样子。
这诗却是从晚上开始写起,晚上什么都看不到,也没有打渔什么事。一个人、深夜、住在野外的岩石峭壁之上,多么像一个武林高手或者侠客准备执行某个秘密任务的场景。
这是诗人有意选择的场景,因为这个渔夫在他笔下并不是个普通的渔夫,他给渔夫营造了一个神秘的出场。写“奇人”、写“神仙妖怪”、写“怪力乱神”时,“夜晚”和“荒野”是个不错的场景选择,恰恰和正常人的生活轨迹区隔开来。
故事从夜晚开始,一宿无话,再见渔夫时已经是清晨了。“晓汲清湘燃楚竹”,渔夫一言不发,清晨醒来,随手捡来满山的竹子,用它来当工具取水,又把它当做燃料烧起了早饭。“清湘”“楚竹”,喝的是湘江水,烧的是野生楚竹,大自然给予了渔夫一切,现在的渔夫更接近餐风饮露的仙人了。
读到这里,渔夫这个形象很奇怪,除了标题像渔夫之外,他的行为没有渔夫的什么特征。描写人物的层次里,最底层的是描写外貌,让人从他的样貌、穿着得知他的身份和性格;再高一层是描写特征,他的语言、他的习惯动作,让人物活起来;更高级的描写是描写气氛,这个人物的气氛怎么和环境搭配起来,产生一个属于他的气氛。诗人写渔夫没有写他穿什么衣服、有什么动作,也没有写他的身高、体重、长相、语言,只用一个“夜傍”,一个“晓汲”,渔夫就变得很神秘。
更神秘和奇妙的是后面这两句:“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独来独往的渔夫突然消失了。烧完楚竹的烟尘散去,太阳出来了,渔夫却如同这烟一样消失在眼前。这完全是一个仙人的出场,渔夫第一个出场在“夜里”,到了白天,第二次本该是隆重登场,却伴随着烟尘而“消失”了,来无影去无踪。“欸乃一声山水绿”,突然听到了船桨滑动江水的声音,才发现渔夫已经架着船行驶在江中。
这里奇的是,我们正常看世界的逻辑是:“烟销日出山水绿”,山水变绿是因为太阳出来了,烟散尽了;“找不见人欸乃声”,不知道渔夫去哪里了,突然听到了划船的声音。诗人却把“山水绿”的原因放在了渔夫身上。这里,渔夫更像一个神,可以控制大自然万物的神。
还有一种隐秘的视角,是我们跟着诗人在找消失了的渔翁,此时渔翁是绝对的主角,当“欸乃一声”出现后,我们发现了渔翁,才注意到山水变绿,又一番人间景象。我们和诗人一样,在前三句中一直注视着这个“神秘来客”的一举一动,直到此时才看清了周围的环境。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结尾是一幅诗意的画面,表面看,是紧张的气氛瞬间疏解,渔夫融入到了山川湖海。回看天与地、云和江都入了画面,自然与人合二为一。渔夫来此何干,又为何飘然而去,诗人没有再多写一个字,渔夫的那艘小船和天上的云一样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
我却为最后“岩上无心云相逐”这句话打动,后两句有诗人的人生寄托在。作者笔下的人物,一定有作者的某种目的在。渔翁对于柳宗元来说,是一个绝世独立的人,是一个奇人,也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人。他在这首诗中的出现是片段式的,跳跃感很强,对人生来说也是如此,当你在为烟尘遮蔽烦恼时,可能下一个划桨声已经入了江湖;当你划着渔船不知道要去向何方时,再回头发现已经身在茫茫大江之中;当你曾经依靠的西岩,还留在那里,但现在你离开了,自然就会有一片云成为新的伴侣。
这就是人生,一站又一站,有人上、有人下、车不停、人不空,不迎不送。
十八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