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往事

曾经的国营“马帮”

  •   建国初期,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有限,能够让人们选择的商品也不多,国家为了满足乡村群众的购物需求,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供销合作社系统,那时还没有便利店、大型超市的概念,供销社就成为人们消费的主要场所,担负着当年乡村物资供销的主要任务。
      太原市的北城区兰村镇距离市区仅二十公里,但在交通不便的年代,这一地区农民群众的油盐酱醋、日常生活用品以及生产用的农副产品基本上就靠兰村供销总店的干部职工通过马车运送。马车去不了的乡村,只能由售货员用自行车驮运,自行车也去不了的地方,就如同货郎一样,售货员们自己肩挑货物徒步上山,所以农民群众亲切地称呼供销社的人为“庄稼人的马帮”,而供销社的人也戏称自己为国营“马帮”,当时能够当上供销社的售货员也是一个令人骄傲的职业,再苦再累也愿意。
      我的老舅爷张朴解放前曾当过当铺里的小伙计,由于他打得一手好算盘,会“凤凰双展翅”“狮子滚绣球”等高超的珠算技巧,所以公私合营后,担任了兰村供销总店的财务股股长。老舅爷工作认真负责,账记得清,货理得好,领导很是满意,哪里的工作踢不开了就叫他去哪里。他常年住在供销总店里,他的房间既是办公室,又是卧室,还兼库房,堆着各种日常用品。他白天的工作多是奔波在下乡的小路上,夜晚,就在油灯下拨拉算盘珠子。此外,他还要和其他职工一道参加大炼钢铁、修水库等运动,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休息的日子。
      1959年2月,兰村供销总店划归北城区供销总社管辖,总店重新挂牌。当年的“五一劳动节”,供销总店举办了挂牌后的第一次“欢庆五一”的座谈会。老舅爷与店里的另一位职工一大早就赶着马车从城里请来了照相师傅和老式手动大型照相机,在总店的大院里留下了这张供销总店全体“马帮们”的合影(后排左五即为我的老舅爷张朴)。座谈会后,供销总店为每位职工发了一个简易笔记本,作为纪念。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个笔记本可是个金贵的礼物,尤其是对于有学生的家庭。那年,老舅爷还多领到了一张“太原市供销系统先进工作者”的奖状。虽然那时的先进也不会多发一分钱,但老舅爷却十分满意。

    彭庆东(太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1-30期

    • 第2022-11-29期

    • 第2022-11-28期

    • 第2022-11-25期

    • 第2022-11-24期

    • 第2022-11-23期

    • 第2022-11-22期

    • 第2022-11-21期

    • 第2022-11-18期

    • 第2022-11-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