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子夜

西湖第一名园的晋商格调

  杭州西湖除了“十景”以外,还有所谓的“四大名庄”。位列首位的是刘庄(西湖国宾馆),它在杨公堤上,与苏堤隔水相望,也可远观雷峰塔和保俶塔,深得历任国家领导人的喜爱,甚至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首次访华也下榻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部宪法和中美联合公报均诞生于此。
  排列第二的是西湖东南角的汪庄,又叫西子宾馆,原是安徽绩溪茶商汪自新的别业。现在我想说的是位列第三的郭庄,当初刘庄的主人刘学询在游览西湖时听闻郭庄大气漂亮,想进去瞧瞧,却因身份卑微遇阻,很不服气。待他攒够了积蓄,再回到杭州,才建了刘庄。也就是说,没有郭庄,就不会有刘庄。
  郭庄也在杨公堤,就在刘庄北面不远处。说到杨公堤,它因明朝两任杭州知府杨梦瑛(重庆人,比白居易和苏东坡在杭州的时间都长)命名,当年他带领民众疏通淤泥,筑成堤岸,从栖霞岭绕过丁家山(即刘庄),直到南山(太子湾),才有了杨公堤的前身西山路。
  郭庄三面环水,呈长方形,占地约15亩。走近郭庄,大门是月洞门型,与西泠印社的圆拱门有些相似。站在门口,可清晰得看见一扇石门上写有“汾阳别墅”四字。进入庄内,有阁楼、亭子、假山等。景苏阁(数学家苏步青题写)面朝苏堤的压堤桥,伫立在水中,可观西湖景色。
  西边是浣藻亭,是八角攒尖的顶木结构,旁边是浣池。浣池旁边,还有一个凝香亭,是六边形的。在庄园中部,有个两宜轩,形状类似长廊,与池中的假山相接,也与南岸的香雪分春堂成对景,两宜轩的名字分明取意于东坡的名句“淡妆浓抹总相宜”。
  郭庄被誉为“西湖古典园林之冠”,是杭州现存下来的唯一完整的私家园林(刘庄、汪庄早已扩容成为国宾馆)。“不游郭庄,未到西湖”(陈从周语)。那庄园的主人是何人?为何又叫汾阳别墅呢?记得写汾阳的诗词里有写到杏花村,那可是汾酒的产地。
  原来,郭庄原名端友别墅,建于1907年,最初的主人叫宋端甫,是杭州宋春源绸庄老板,因此庄园旧称宋庄,与如今京城郊外的艺术家集聚地同名。宋端甫一生未婚,宋庄是他修养身心之地,不常光顾,平日游客可参观。宋端甫得知旁边的高庄(今红栎山庄)养了很多仙鹤,便在自家养了孔雀。
  到了民国,宋家败落了,庄园被抵押给清河坊萧山人开的孔凤春香粉店。1922年,山西汾阳商人郭士林从萧山人那里买下了庄园,成为第二任园主,并在门上题额汾阳别墅。新主人是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后人,他新造了一座两层洋房,还在东侧沿湖处建了一座贮水塔。为了出入方便,在景苏阁的正前方,新开辟了一个水门。
  1927年,刘庄主人刘学询的老乡康有为去世了,原本相邻的康庄被并入刘庄,康有为的第六任夫人张光没了依靠。郭士林念及与老邻居康有为的旧交情,便将康老夫人安顿在郭庄,直到她去世。抗战胜利以后,郭庄一度是国立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的教师宿舍。
  1949年以前,郭士林把郭庄转给了嵊县(今嵊州)出生的兴业银行行长竹淼生。竹原本打算在此安度晚年,但又怕战乱,便将郭庄无偿赠给斐章女中,自己去了香港。郭庄因此变成斐章女中宿舍,这所中学后来又并入丰子恺、潘天寿创办的明远中学(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前身),校址仍设在郭庄,故而郭庄也曾经是浙大附中的地盘。
  再后来,浙大附中迁址曙光路。1956年,郭庄遂成为西湖区公安、检察、法院办公用房及区公、检、法、人武部家属宿舍。改革开放以后,著名园林建筑学家、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多次来郭庄调研,他认为:郭庄不仅有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还夹带绍兴特色,却只剩下断垣残壁,他为郭庄“喊冤”。
  1981年,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开始着手修复郭庄内的建筑,用了10年时间才竣工。修复后的郭庄,将江南私家园林的美结合在一起,成了艺术品,郭庄这个项目也获得了全国园林设计一等奖。值得一提的是,陈从周教授是地地道道的杭州人,毕业于之江大学中文系,并曾任教于母校的建筑系,后来因为之大解散,他才到了上海。郭庄是他送给故乡的一个礼物。今年,是郭庄成为郭庄100周年。

□蔡逢衣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2-28期

  • 第2022-12-27期

  • 第2022-12-26期

  • 第2022-12-23期

  • 第2022-12-22期

  • 第2022-12-21期

  • 第2022-12-20期

  • 第2022-12-19期

  • 第2022-12-16期

  • 第2022-12-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