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美食

春到人间一卷之

  “一年之计在于春”,而立春日的重头戏,就是当天早上的“咬春”。
  所谓的咬春,通常是吃春饼,以及“春到人间一卷之”的春卷。原本早在宋朝时,是“盘装荠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而在所有的春卷中,又以扬州的春卷最具特色,流传亦广,后传至广州的袖珍版,更是茶楼点心的重要一味。这款玲珑珍品,在华侨的推波助澜下,早已传遍寰宇,尤其在欧美,处处见分身,食之众口夸。
  扬州春卷极讲究,饼皮须薄如纸,嚼时略有筋道,而调和五味的馅,着实颇费工夫。其料通常为五花肉(可代以豆干)、芽笋、韭黄(用芹黄更妙)、虾籽(食素改用素肉松)等。首先将猪肉斩茸,芽笋细切为末,和虾籽酱油等料,同倒入炒锅内,煮沸勾芡成馅。再将韭黄切段,放入锅内同炒。接着将馅起锅,摊在春卷皮上,两头折起,卷成条状,下油锅炸,呈金黄色,即起锅装盘食之。
  此扬州春卷,皮薄如油纸,透明且酥脆,色美如金条,外素而内荤,两者合一,味美无比。港式茶楼只用韭黄、猪肉为馅,其味亦佳;就我个人而言,实不如纯用荠菜。总之,这一炸春卷,既是宴席上的著名佳肴,同时也是阖家迎春的应景小吃。现则广受欢迎,随时可以吃到。
  江苏常州的“燥丝薄饼”,乃古春饼之遗。薄饼用面制作,如中号菜盒子大小,入平底锅熯(烘干),就略如春卷皮而稍厚,用以包裹预先制就之“燥丝”食之。而此谓之“燥丝”,不外糖醋豆芽炒肉丝(亦能用豆干丝代之)及木樨鸡蛋肉两种。过去以春云坊“存心堂”所制,堪称首屈一指。
  据刘枋《吃的艺术》指出:中国北方“春饼又名薄饼,饼的本身只要软而薄就可以,主要的在于用饼卷着吃的菜”。在这些菜中,可预先备置的荤料(当然素食材亦行)均切成丝,临时热炒的,则有韭黄炒肉丝(或芹菜干丝),包心菜、胡萝卜炒粉丝、干丝牛肉丝、鸡丝炒笋、菠菜梗炒金针木耳油豆腐丝等,配成六样、八样均可。而为了省事,多将韭黄、木耳、豆干、粉丝等一锅混炒,雅称为炒“和菜”,虽然不如分而炒之既中看又中吃,但不失为一方便法门。日后一些北方餐馆,其菜单中的“合菜戴帽”,即是在此混炒菜上铺一层煎蛋,是道可口的家常菜。又,炒蛋成片再切成条状,亦是吃春饼重要的一味。北方人爱食的大葱、甜面酱,固然必备,但不爱吃的,也大有人在。
  食春饼宜配绿豆稀饭或红豆小米粥。如有一碗酸辣汤调剂,亦颇适口充肠,能够多吃几卷。
  至于清宫春饼的做法,爱新觉罗·浩在《食在宫廷》一书中,记载着:“将和好的面团(四百五十克)分成二十个剂儿,案板上撒上面粉,逐个将每个面剂儿按扁,刷上油,两两相合,即成十个新胚,再用面杖将每个饼坯擀成直径为四厘米的饼”,接着“铛上淋少许油,用小火将铛烧热,放入擀好的饼,将两面烙熟后,即可出铛”。此外,“这种饼非常薄,少烙一会儿为佳。出铛后,即可整个儿食用。”
  另,春饼皮的制法,不论宫中、民间,大体相同。目前为求方便,多半买现成的,不是现制随包,滋味难免差些。

王淼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2-23期

  • 第2023-02-22期

  • 第2023-02-21期

  • 第2023-02-20期

  • 第2023-02-17期

  • 第2023-02-16期

  • 第2023-02-15期

  • 第2023-02-14期

  • 第2023-02-13期

  • 第2023-02-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