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往事

老战士苟学祥传奇

  在我心中,身材高大的父亲苟学祥本身就是传奇。
  红军1932年入川,苦大仇深的爷爷当上了农会领导,领着乡亲们斗土豪、分田地。为了支持扩红,还带头将年幼的独子苟学祥送去当了红军。
  父亲苟学祥是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曾任红四方面军第11师宣传员,红二方面军6军团警卫员(曾是开国上将王震将军、彭绍辉将军的警卫员),警卫连排长、政治指导员。
  后来,父亲得知爷爷被白军和还乡团残忍吊死,从此绝了回乡之念,立志血债血还,从此转战南北,屡立大功。
  抗日战争初期,父亲率领一个特务连在麻子山顽强阻击日军偷袭359旅旅部的一支部队,一百多人打到了只剩十几人,顶住了鬼子,争取了时间,配合大部队围歼了日军一千多人,被授予“勇士”称号。老领导王胡子(王震旅长)亲自给父亲披上黑色的勇士服,还把自己的配枪奖给了他。
  不可思议的是,战争中父亲一次次负伤,甚至头盖骨和下巴都被弹片击碎,留下了一块巴掌大无骨的后脑勺和短了一寸的下巴,却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最令人称奇的是,1945年部队南下,仗打得十分艰苦,359旅减员严重,父亲苟学祥受命留在岳阳就地发展力量,刚当上岳阳总队的头不久,就又重伤住进了新四军医院,却因祸得福,收获了爱情。
  这是一段带着战火硝烟洗礼的爱情。1943年,叶斌参加了新四军,任卫生员。1945年,八路军359旅南下时,身负重伤的苟学祥住进新四军医院,期间,邂逅了年轻优雅的叶斌。当时叶斌在新四军医院做护士,工作上兢兢业业,受到很多伤病员的称赞。同年(1945年),苟学祥与新四军医院护士叶斌喜结连理,步入婚姻殿堂。身经百战的苟学祥也因此留在了新四军,任新四军医院政委。就这样,苟学祥和叶斌夫妇双双都成为了新四军。
  359旅王震旅长曾说苟学祥是个打仗不要命的小鬼,连阎王爷都躲着走。也许正因如此,枪林弹雨中父亲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当年爷爷从家乡送到红军队伍中的人有上千,幸存三人,父亲是其一。
  父亲性情刚烈,做儿子的当然最有体会,我小时淘气,没少遭父亲恨铁不成钢式的修理,也曾目睹父亲如何嫉恶如仇地对待人生小人。文革中,造反派按住他后脑的伤口让他低头,还戏谑说:“你不是有伤吗?头还这么硬?”他挺颈咬牙怒吼:“龟儿子,国民党白狗子打过的,你也敢打!”吓得造反派赶紧松手。
  对于这样一个九死一生、经历非同寻常的父亲,我唯有由衷的崇敬!
  1993年春,长期住院的父亲病情恶化,正在国防大学基本系学习的我从北京匆匆赶来。
  清醒时,父亲最放不下的还是家乡的脱贫,嘱我待他病愈后一定再陪他去看看,尽管这已不大可能,但我还是含泪答应了。弥留时,父亲拉着我的手,嘴角喃喃地蠕动,我以为或有什么遗言,俯身侧耳倾听,却是老人家在用厚重的乡音低音哼唱:“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父亲在唱完一段后,又用自创的二部轮唱方式续唱:“风在、风在——马在、马在——黄河在、黄河在——咆哮咆哮、咆哮咆哮——”。
  父亲是用他独特的方式唱着离开的,表情肃穆,如同阵前的老战士。如今,父亲去世已久,但父亲的音容却宛若常在,以致我每每再踏进大巴山,都仿佛是回到了他老人家的身边。

叶征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2-28期

  • 第2023-02-27期

  • 第2023-02-24期

  • 第2023-02-23期

  • 第2023-02-22期

  • 第2023-02-21期

  • 第2023-02-20期

  • 第2023-02-17期

  • 第2023-02-16期

  • 第2023-02-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