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往事

大排房的火炕

  自我出生就住在太原市尖草坪太钢职工宿舍的大排房里,我们这排房一溜儿有11户人家。
  那时,简陋的大排房没有上下水道,没有卫生间,更没有暖气,冬天取暖全靠火炉和火炕,大排房的火炕陪伴我度过了几十年的寒冬腊月。
  上世纪50年代盖大排房时,施工方就给家家户户垒了一个大火炕。那火炕有两米多宽,三米多长,足可以睡下全家四五口人。那时的冬天很冷,大排房门窗也不严实,西北风从门缝里“嗖嗖”地往里钻,似刀子一样冻得人们直打哆嗦。虽然家家都生火炉做饭,也兼有取暖功能,但火炉有时容易灭或者到了晚上,人们就会把火闷住,家里还是会很冷。如果烧上火炕,那就很不一样了,即使天气再冷,只要把炕烧热,煨在火炕上,浑身上下都会变得暖融融起来。尤其是到晚上睡觉时,钻进早已煨热的被窝里,很快就能进入梦乡,一晚上都能睡得十分舒服。
  火炕能取暖,但也得会烧火炕。烧火炕时要把木柴填进炕洞里点着,不一会儿,火炕就热了。但有的人家就不会烧火炕,烧不好的话,柴烟就飘出来了,满家都是烟,呛得人受不了。有的人家因为不会烧炕,就会放弃用火炕取暖,火炕就变成了冷炕;还有的人家干脆拆了火炕,摆上床,冬天只靠火炉来取暖。
  在我家,从来都是母亲负责烧火炕。她以前在农村就是靠烧火炕取暖过冬,所以烧火炕是得心应手,烧得火炕既不冒烟,还十分暖和。
  烧火炕须经常清理烟囱,若不及时清理,烟囱不通畅,火炕也热不了,还往外跑烟。我记得隔几年父亲就要爬上屋顶,用一个长木杆清理烟囱。有的人家懒,不愿意上房顶清理烟囱,火炕当然热不起来。
  小时候,我会站在宿舍对面的马路上,观看大排房房顶上的一溜儿烟囱,有的烟囱不冒烟,那一定是不烧火炕了,或者懒得烧火炕,大多数的烟囱都会冒着袅袅青烟,一缕一缕地融入城市的蓝天之中。
  火炕的炕面是用宽大的土胚砌成的,上面再抹一层水泥,就变得平展展的了。然后再在上面铺上席子、毡子、漆布等物,睡觉时铺上褥子便可以了。火炕用久了也会发生塌陷、裂缝等问题,所以要经常维护。
  维护火炕是父亲的事,火炕裂缝了,父亲就用水泥填实抹平。有一年,我调皮地在火炕上又蹦又跳,竟把火炕踩塌了一块。母亲责怪我在炕上蹦跳。父亲则说,没事,我马上修补。父亲忙活了一阵儿,就把塌陷下去的地方修补好了。从此,我再也不敢在火炕上蹦跳了。
  1997年,我居住的太钢大排房终于拆掉了,两年后,我们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告别睡了几十年的火炕,心中多少还是会怀念的,怀念冬天大排房火炕带来的温暖。

陈顺成(太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3-14期

  • 第2023-03-13期

  • 第2023-03-12期

  • 第2023-03-11期

  • 第2023-03-10期

  • 第2023-03-09期

  • 第2023-03-08期

  • 第2023-03-07期

  • 第2023-03-06期

  • 第2023-03-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