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母亲视频,又是从东聊到西的家长里短,看着她兴高采烈地说着,我由衷地生出一种幸福感。
还记得年轻的时候,我最怕母亲唠叨,每次打电话都是拣重要的事情赶紧说,说完就迫不及待地挂掉,生怕她又追着我问东问西。生大宝那年,家里刚好有事儿离不开人,所以母亲没有去照料我月子,于是电话就成了我们之间沟通的桥梁。她总是在中午或者晚上打过来,说着一些零零碎碎的嘱咐。有时候是关于看孩子的各种注意事项,有时候是喂奶的小细节,甚至还会讲一些我小时候的糗事儿。一次两次倒也没什么,时间一长,我就嫌烦了,总觉得她絮絮叨叨说着一些帮不上忙的话,还打扰了我休息,心里不免生出怨气。
终于有一天,等她又在晚上九点多打来电话时,我发火了:“我的亲妈,你总是这样说来说去的,自己不嫌烦吗?你那些话啊,都说了几百遍了,我娃要是能说话,估计她都会背了!”“……你这是遇到不顺心的事儿了?还是咋了?”母亲在电话那头急急问着。“啥事儿也没有,就是嫌你太唠叨了,没事儿别总打电话了,让我多睡会儿行吗?”我能听出母亲话中的担心,但她还是顺从地挂了电话,从那之后打电话的频率确实少了很多。
时光轻撵着脚步,将我慢慢推到中年的行列。孩子渐渐长大,属于我的时间也慢慢增多,我开始时不时地打个电话回家,跟母亲说说最近的见闻和家长里短。有时,她正忙着带小侄女,说不上两句就会挂掉。“丫头啊,我这边正忙着呢,晚点儿再给你打过去吧。”“宝儿,孩子的奶还在火上煮着,我不多说了啊。”“女儿,有啥事儿拣重要的说,我怕小宝一会醒了没工夫听你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和母亲之间似乎颠倒了一下,总感觉她开始嫌我唠叨了。
前段时间,遇上弟弟带着他们一小家子出去玩儿,我和母亲视频了很久。我们的话题从村子里谁家又盖了新房,到哪个亲戚家又添了新人口,再到田里庄稼生长的趋势,甚至还说了说兜里存了多少钱,以后想去哪里旅游等等。“丫头,你没事儿就多打个电话回来,你看咱这聊聊天不是挺好吗?这生活呀就是这些家长里短,谁也逃不掉柴米油盐!”看着视频中母亲灿烂的笑脸,我开始觉得那些装载着温暖的过往,无一不是藏在那些家长里短中。
有人说,有趣的人生,一半是家长里短,一半是湖海山川。可我却觉得,走过半生,方才明白山川湖海仅是点缀,家长里短才是人生。
□周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