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健康

关于甲状腺结节的那些错误认知

  在谈癌色变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会参加各种各样的体检,这其中,超声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一看到“结节”这两个字就犯嘀咕、十分担心,更有人觉得甲状腺结节就是甲状腺癌的前兆,甚至流传出一些错误认知。
  错误认知一:甲状腺结节越大癌变可能性越大
  No!甲状腺结节的大小与其能否发展为甲状腺癌无明显关系。4-5mm的实性小结节可能为甲状腺微小癌,而30-50mm的囊性结节则几乎为良性。但当你发现短期内结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大,甚至出现局部压迫症状,如声音嘶哑、呼吸急促、吞咽困难等时,还是应该尽快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错误认知二:备孕期发现甲状腺结节就不能怀孕
  No!怀孕对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及癌变影响没有那么大,但会影响本身的甲状腺功能。对于超声提示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可以正常怀孕,超声怀疑恶性甲状腺的结节,需要观察,若妊娠期间以及哺乳期结节大小及外观无明显变化,则可放心妊娠及哺乳。
  错误认知三:所有甲状腺结节都得进行穿刺活检
  No!虽然穿刺活检是诊断包括甲状腺结节在内的全身各脏器肿瘤的金标准,但穿刺活检还是有适应症的。超声下甲状腺结节图像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囊性为主的结节,这一类结节基本为良性无需过多关注;第二类为囊实性混合结节,这一类结节只要不影响美观、吞咽及呼吸等功能,也无需担心,3-6个月随访即可;第三类为实性低回声结节,这类结节有癌变的风险,当此类结节大小超过0.5cm时最好能进行活检。甲状腺活检多采用细针细胞学,穿刺针头直径仅0.3毫米,准确性高,几乎无并发症,非常安全。
  错误认知四:必须开刀做手术去除甲状腺结节
  No!甲状腺位于颈部,周边有很多重要血管和神经,手术可能损伤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局部血肿压迫等,且术后易发展为甲减,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因此,对于一些良性结节以及虽然怀疑恶性结节但是体积较小、无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结节还可以采用热消融技术。该技术是在超声的实时引导下,将穿刺针引入结节内部,利用微波或射频等技术产生热能,使结节在高温下发生凝固性坏死,最终被机体吸收、消失,该技术安全、有效,创伤微小,适合各类人群。
  错误认知五:甲状腺结节患者不能食用高碘食物
  No!虽然碘是甲状腺合成激素的原料,但是很多文献表明加碘盐的食用并未增加国人的甲状腺疾病风险。海带、海藻等海生植物在日常生活中多是用来煲汤、炒菜,烹调过程中的持续高温会使得食物中的碘元素消失,减少人体碘的摄入。
  怎样预防甲状腺结节发生?
  建议一:避免高压,规律作息,劳逸结合
  持续高压状态会让人体长期处于在应激状态,维持应激状态需要更多的能量。中国疾控中心调查发现,很多甲状腺结节患者都有熬夜、紧张焦虑、工作压力大等问题,因此大家要在工作中做到劳逸结合、规律生活,避免因工作、学习过度引起疲劳,诱发甲状腺结节的形成及增长。
  建议二:尽可能远离辐射
  甲状腺是非常娇嫩的一个器官,对放射线特别敏感,已经被公认为甲状腺癌的致病因素。因此,我们要尽量远离电离辐射及放射性物质,不要主动要求医生给自己做CT、X光等检查,确需拍X线胸片时,要佩戴具有防辐射的围脖。日常生活中,电视、手机、电脑等物品虽说有一定的辐射,但剂量很低,大家不必过于担忧。
  建议三: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很多人都有这个体会,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下滑,易生病,但是如果能保持心情愉悦,很多疾病会康复得更快,甲状腺结节也是如此。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代谢器官,和情绪心里关系密切,一旦负面情绪爆发,就会引起内分泌代谢紊乱,刺激甲状腺过多增生,形成结节。因此时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对预防甲状腺结节的发生至关重要。
  建议四:备孕前做甲状腺常规检查
  在成为一名妈妈前,最好能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
  妊娠期间体内孕激素、雌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导致结节增大,增加早产、流产、胎盘早剥等风险,同时还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神经反应能力以及运动能力等,所以甲状腺的常规检查对于孕妇及胎儿来说都非常重要。
  总之,在得知自己患上甲状腺结节后希望大家不要恐慌焦虑,适当治疗,不要过多干预,适时随访。同时建议大家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科学补碘,舒缓精神压力,保持乐观向上心态,预防甲状腺结节形成。

  晋城大医院超声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卢捷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3-27期

  • 第2023-03-24期

  • 第2023-03-23期

  • 第2023-03-22期

  • 第2023-03-21期

  • 第2023-03-20期

  • 第2023-03-17期

  • 第2023-03-16期

  • 第2023-03-15期

  • 第2023-03-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