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大多数人还都是住在平房里,没有暖气。冬天时每家都用火炉取暖。
那时火炉里烧的最好的东西就是煤炭块,其次就是煤糕。煤糕是用烧土与煤炭面混合后,用水和成泥,再用煤糕模子做成四五十厘米长宽,五六厘米高的煤糕,然后晒干后使用。
一般来说,家家都会在夏季的时候打很多煤糕,到了冬天使用。
冬季的晚上,许多人家也会用煤炭面和烧土再加水和成泥闷在火炉里,一方面节约煤,也就等于节约了钱,另一方面也可以延长燃烧的时间。但这样的煤泥烧不透很容易出煤烟,遇上烟囱不畅时,煤烟会从火炉里直接溢出来,人体吸入煤烟里的一氧化碳就会中毒,吸入过量就会导致死亡。
那时候每年冬天都会听到有人因煤气中毒而死亡的事件。
大约在我二三年级时的一个冬天里,父母亲在正房睡觉,我和姐姐在对面的南房睡觉,南房有十多平方米,为了保暖关了窗户后没有透风的地方。
有一天早上天快亮时,我准备起床上学,但身体一动就感觉头晕恶心得厉害,根本起不来。我推了推姐姐,告诉她我病了,不能去上学了,让她给我写个请假条。
姐姐没有说话,我估计她知道是煤气中毒了。她努力地从床上爬起来,歪歪斜斜、跌跌撞撞地朝门口走去开门。后面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当我醒来时,我在父母的正房里躺着,看外面已经是十点左右了,此时我好像已经不那么晕了。母亲忧伤而憔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她赶紧把一碗酸菜汤端过来让我喝了。那时候人们都说酸菜汤可以解煤烟中毒。
母亲问我饿不饿,已经给我做好了鸡蛋挂面汤。我惦记着上学的事,问父母亲给我请了假没有?父亲说请了。从不请假的父亲那天也请了假,没有上班。
那时候我很小,没能记住所有的过程,但我后来每次想起这件事时,就会想到父母亲当时是多么的着急和担忧呀。
实际上,到下午时,我已经活蹦乱跳地上学去了。
只是后来,我和姐姐住南房时,又开了个小窗户,不管天气多冷,晚上睡觉时母亲也不让关这个窗户。
五儿(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