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建议:将低剂量螺旋CT的肺癌筛查纳入国家的筛查计划,检查费用纳入医保报销。据了解,关于“将肺癌筛查纳入医保报销”的建议,是继2021年后再次在全国两会上提出。
肺癌因其在恶性肿瘤中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度被认为是癌症中的“隐匿杀手”。“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发现手段,导致大部分肺癌患者就诊时已是Ⅳ期。”山西省肿瘤医院中医科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理事贺文广表示,Ⅳ期肺癌已是晚期,治疗难度很大,因此肺癌的防治、筛查也显得格外重要。
A 数据:不同时期 生存率相差悬殊
日前,《中华肿瘤杂志》发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重磅文章,发布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数据,公布了我国前十位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数据显示,肺癌仍是我国第一大癌,发病率为82.81万例,是排名第二的结直肠癌(40.8万例)的2倍。
“根据国际上公认的TNM分期,肺癌可以分为四期,进一步细分可分为Ia、Ib、IIa、IIb、IIIa、IIIb、IIIc、IVa和IVb9个小期。按照临床上通用的说法,I期及IIa期属于早期,IIb期、III期属于中期,IV期属于晚期。”据贺文广介绍,5年生存率是在癌症治疗时医生用来评价手术和治疗效果的统计指标,肺癌发现越早,5年生存率越高。如果是I期的早期肺癌,在规范诊疗情况下,5年生存率能够达到70%-80%;Ⅱ期的肺癌做完手术之后一般都需要放、化疗,治愈率较低,一般5年生存率只有50%-60%;Ⅲ期的肺癌中Ⅲa期还可以做手术,如果能得到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能达到20%-30%,甚至为30%-40%,而Ⅲb期的肺癌患者因为失去手术机会,5年生存率较低,为10%左右。“Ⅳ期以后的肺癌,5年生存率很少能达到10%以上。”贺文广说。
“如果患者能在早原位癌或微浸润癌期发现,通过规范化治疗,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甚至可以达到100%。”在贺文广看来,及时筛查发现肺癌,是帮助肺癌早诊早治、提高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有效方式。
B 筛查:定期做检查很重要
肺癌筛查,就是要在肺癌发生的早期做到有效发现。目前,我国国内能做到的肺癌筛查方法有:影像学检查(像胸片、胸部CT)、气管镜检查(通过一根柔韧易曲的纤维导光管看支气管的内部)、癌的细胞学检查(痰脱落细胞的显微镜检查)。“这些检查其实和国际上很多地方的肺癌早期诊断器材一样,但多数人对肺癌预防意识比较淡薄,定期做检查的人并不多。”贺文广说。
“低剂量螺旋CT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肺癌筛查方法。”据贺文广介绍,低剂量螺旋C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CT检查,与普通CT的关键区别就是其放射剂量小得多,对人体组织及细胞损伤辐射很小,所以检查更加安全,因此它被建议用做肺癌筛查办法。此外,普通CT在做胸部、腹部和盆腔扫描时,患者需屏气,若每次扫描时屏气深度不一,小的病变便有可能被忽略。而低剂量螺旋CT在扫描时,X线围绕身体做连续环形运动,整个扫描过程可在患者一次屏气内完成,通常不会产生病灶的遗漏。
“当然,低剂量螺旋CT也有不足,那就是它的图像分辨率没有普通的CT分辨率那么高,如果患者已经有了肺部的病灶,建议还是做普通CT进行检查,诊断结果更为清晰准确。”贺文广表示,对于肺部疾病高危史的人群进行肺癌筛查时,建议选择“薄层低剂量螺旋CT”,一方面,低剂量可减少射线对筛查人群的射线损伤,另一方面,“薄层”还可以有效改善低剂量螺旋CT图像分辨率的不足的问题。
C 提醒:这些高危人群要注意
做到肺癌早诊早治,就需要先了解哪些人群需要肺癌早筛。“健康人群一般在50岁以上开展肺癌筛查,有高危因素者建议起始筛查年龄为40岁。”据贺文广介绍,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具有下列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者,就是需要肺癌早筛的高危人群。
首先就是吸烟者,如果吸烟数超过20包/年(或400支/年),或曾经吸烟超过20包/年(或400支/年)且戒烟时间小于15年的40岁以上人群;其次是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再次是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最后是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尤其一级亲属家族史。
“对于不吸烟的人群,还需考虑被动吸烟,比如与吸烟者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超过20年、烹饪油烟等因素。”贺文广说,建议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CT检查。此外,有些人在诊断时出现痰中带血或咯血、胸痛、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也建议其做肺癌筛查。
如果在筛查时检出肺结节,就要根据结节影像特征及大小,如磨玻璃、亚实性、实性结节及多发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胸部CT平扫或增强来复查。
D 建议:未病先防 掌握调肺知识
关于肺癌预防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国家级中医流派山西门氏杂病流派主要传承人,贺文广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有效预防肺癌,首先要避免吸烟,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都会容易诱发肺癌;其次,对暴露于致癌化合物的人群来说,必须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劳动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与致癌因子的接触;最后,科学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心情健康也十分重要。“对于各类疾病,我们都要‘未病先防’。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预防肺癌要避免外邪侵扰,包括烟、尘、石棉、射线等有害质,以及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等;还要减少内伤侵扰,包括情志、饮食、劳倦。”在贺文广看来,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调肺的知识也很重要,“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胸背连拍、展背、扩胸可以起到护肺、健肺的作用。日常饮食中,银耳具有养肺的功效,生姜、陈皮可以起到温肺的效果,还有多数人都知道的枇杷、蜂蜜、梨等也具有清肺、润肺的好处。”
贺文广表示,肺癌属于恶性肿瘤,这一大类疾病目前尚无单一的治疗手段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综合治疗仍是恶性肿瘤治疗的最佳选择,而不少成功的案例都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更好诠释。“举个例子,目前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治疗是西医消瘤的重要手段,也有着确切的疗效,但这些治疗手段均有着一定的副反应,如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排气障碍,放疗性肺炎,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手足麻木,骨髓抑制、靶向治疗引起的皮疹等。中医辅助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一方面有利于缓解其副作用,另一方面还可起到协同抗癌的作用。中医在恶性肿瘤对症治疗、辅助消瘤、调节体质三个层次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贺文广说。
山西晚报记者 柴旭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