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子夜

忆振华书屋

  上世纪90年代初,在保德县电影公司东门口,有一个简单干净的书店叫振华书屋。
  振华书屋外表普普通通,但它的地理位置却非常特殊,正好处于保中、二校、三校的十字路口,是每天孩子们上学、放学的必经之地。每逢临近中午,这条街迅速就热闹了起来,急匆匆回家做饭的家长和放学的孩子们一群一群地进出书屋,看书、买书、取书,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这是一种难以描述的精神愉悦感。
  振华书屋面积不大,一进门是一条窄窄的过道,过道后方是不足五米的玻璃柜台,放置着时下流行的杂志报刊,再后面就是更狭窄的过道和6层的书架。书的分类清楚,摆放整齐,随手可取,这离不开书店经营者老崔的精心管理。在我的记忆中,老崔高高大大,圆圆的脸,总是笑眯眯的站在柜台后,不厌其烦地为每位大小读者熟练地寻找着五花八门的书籍。
  开书店是为了挣钱,但振华书屋可能还有点情怀在里面,振华的名字是“振华”,我不知道老崔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可能他认为多读书、读好书是振兴中华的基础吧?所以,在振华书屋里,书和杂志都是精选过的,找不到任何不良书籍,这让家长们非常放心。书屋虽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既有孩子们喜欢的《少年文艺》《读者》《童话大王》《故事大王》《笑话大王》,也有大人喜欢的《演讲与口才》《意林》《舰船知识》等等,当然,书架上还有《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三国演义》这类沉甸甸的书籍,是孩子们的精神乐园。
  当时的东关,桥板上有不少个体卡拉OK、台球案子,很多家长都充满担扰,包括我自己在内,生怕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去搞这些影响学业。振华书屋的存在,给走过路过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阅读机会,放学和下班的时候,孩子们在书店等家长,家长在书店等孩子,振华书屋似乎变成了一个知识的驿站,于是,顺便买书成为了很多人的习惯。人们常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睿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读书可以明辨是非。最主要的读书能教孩子们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做一个好人。”对家长来说,有了书以后,孩子们就能顺顺当当回家,不乱跑,家长们也能松一口气。对孩子来说,似乎这些书籍推开了他们的一扇窗,让他们看到窗外世界的精彩。久而久之,订书读书不仅是儿子的习惯,而且也成了我的习惯,更成为了很多人的习惯,回头来看,何尝不是这小小的书屋保护了这些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呢?何尝不是这小小的书屋给了我们看待生活的另一种角度呢?
  冰心先生曾说过:“好读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使人明辨是非,使人有爱心,文明行为,礼仪规范。”几十年来,振华书屋一直以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诚信的声誉继续鼎立于此地。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书是一盏灯,读书能照亮前面的路,书是一座桥,读书能接通上大学的桥,书是条帆,读书能推动人生的船,读书使人品德高尚。也许是这些道理,更进一步促进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和积极上进的奋发精神,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我希望,保德街上可以少一点棋牌馆,多一点书店,那么孩子们出人头地的机会可能会更大。
  老崔是个好人,十几年没被金钱诱惑,也没因利润少而放弃对书屋的经营,为社会尽了一份责任,同时也为保护未成年人作了一份贡献。一次我有事回家,去看原来老崔的书屋,知情人告诉我:“老崔前几年因病去逝了,书屋也已经拆掉变为广场了。”
  我想,不管现在变成啥样,但老崔当时创立振华书屋的精神在我们很多家长心中,是永远铭记和难以忘怀的。

□马艾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14期

  • 第2023-06-13期

  • 第2023-06-12期

  • 第2023-06-09期

  • 第2023-06-08期

  • 第2023-06-07期

  • 第2023-06-06期

  • 第2023-06-05期

  • 第2023-06-02期

  • 第2023-06-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