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牙痛、脸痛、手腕痛、腰背痛、关节痛……有人以为疼痛不是病,可有些疼痛疼起来真要命。
“它就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山西白求恩医院(同济山西医院)疼痛科护士长段丽珍介绍,许多人都觉得生宝宝时的分娩痛是最疼得,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比分娩痛来得更猛烈、持久,让人刻骨铭心、痛不欲生。
属于带状疱疹的并发症
“说起带状疱疹,大家对于这个疾病并不陌生,它是以红色集簇样皮疹伴皮疹区域疼痛为临床症状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想必大家就鲜为人知了。”段丽珍说。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即PHN。它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之间,约有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其中50岁以上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人群,约占受累人数的75%左右。“说的严重点,这种病是医学界的疼痛难题,是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潜在杀手。”段丽珍说,而糖尿病、免疫缺陷性疾病、机械性创伤、精神压力大、劳累等是常见的诱因。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如何形成的?段丽珍介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喜欢侵蚀神经,使受损神经失去了外周的“绝缘层”,神经痛的放电失去有效的控制而不断上传到中枢,从而导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归根到底的原因是出现带状疱疹时没有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导致神经严重受损,而神经自我修复速度极其缓慢,所以疼痛持续的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数十年。
“痛”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最典型的症状是顽固且猛烈的疼痛。”段丽珍介绍,而且,它所带来的疼痛性质多样,多数以发作性的刀割样或闪电样疼痛或连续性烧灼痛为主,不能触摸。“有部分患者的皮肤表面甚至与衣服、被子摩擦都能引起‘火烧火燎’样的烧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久而久之患者心理负担沉重,情绪抑郁,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她说。
多数患者除了局部疼痛的症状以外,还会有异常感觉,如蚁行感、痒、紧束感、麻木感或不定时抽动及其他不适的感觉等,这些感觉往往与疼痛并存。而带状疱疹发生时,疼痛程度越明显、水疱持续时间越长或皮疹消退时间越长,皮损范围越广,皮损区感觉异常就越明显,发生疼痛的概率也越大。
那为什么有人留下后遗症有人没留下呢?段丽珍解释,这与疱疹类型、患者年龄、体质以及是否及时接受治疗有关。研究显示,60岁及以上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后遗神经痛,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也随之升高,70岁及以上者可高达75%,其中女性较男性后遗神经痛更常见。老年人常合并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多种基础疾病,抵抗力及机体修复能力均有下降,容易迁延不愈形成慢性神经痛。“引发后遗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是神经线的外皮粗纤维被疱疹病毒大量吞食破坏的结果,其次是残余的病毒不定期在作怪。”段丽珍说。
治疗方法多样
段丽珍接受,由于30%~50%患者的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病程可达10年或更长,所以PHN患者常伴情感、睡眠及生活质量的损害。45%患者的情感受到中重度干扰,表现为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有研究报道,60%患者曾经或经常有自杀想法。超过40%的患者伴有中-重度睡眠障碍及日常生活的中-重度干扰。患者还常出现多种全身症状,如慢性疲乏、厌食、体重下降、缺乏活动等。患者疼痛程度越重,活动、睡眠和总体生活质量所受影响越严重。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家属也易出现疲乏、应激、失眠以及情感困扰。“所以对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也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护理的重中之重。”她说。
至于治疗方法,一般采用综合治疗,包括增强机体免疫力、口服药物治疗、微创介入治疗等手段。“微创介入治疗包括神经阻滞、脉冲射频术、中枢靶控镇痛系统和适用‘镇痛起搏器’——脊髓电刺激几种。”段丽珍说。还有一种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就是利用医用三氧的药学特性镇痛、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治疗顽固性PHN,相对来说,这种方法疗效稳定,既不会对人体正常细胞造成伤害,也不会有其他异体溶液进入身体,能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安全、无副作用。
避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段丽珍建议在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老年人应坚持适当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其次,要注意预防感染:感染是诱发本病的原因之一,老年患者应预防各种感染,尤其在春秋季节,寒暖交替要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此外,口腔、鼻腔的炎症应积极治疗。同时,要防止外伤:外伤易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因此,老年患者应注意避免发生外伤。再次,要避免接触毒性物质:尽量避免接触化学品及毒性药物,以防伤害皮肤,降低机体抵抗力。饮食上,老年人应注意饮食营养,多食豆制品、鱼、蛋、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最重要的,就是得了带状疱疹及时就医,避免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