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末,我的老姑妈(照片右一)就住在省城五一广场北面的皇华馆街,奶奶因家务忙常把我寄放在她家,于是老姑妈便常常带我去五一广场转悠、玩耍。不过因为我那时不到五岁,记忆不是很深。
1962年年底,老姑妈响应“减轻城市负担”的号召,主动回到了老姑父的故乡——五台县的一个小山村。从此,因为路途不便,十几年没有再回来过太原。上世纪70年代中期,爷爷想念老姑妈,捎了好几封信请她回来看看。于是老姑妈带着她的小孙子,由她的妯娌(照片左二)陪上来到了太原。当年的五一广场不仅是太原乃至全省的一个地标性建筑,也是乡村人心里的“时尚之都”。老姑妈的妯娌是第一次来太原,但是早在村里她就听人说过,去太原不到五一广场留个影,就等于去北京没在天安门广场留影一样遗憾。
老姑妈也想看看五一广场的变化和她曾居住过的老街,但是太原城市快速的建设早已让她不熟悉以往的道路了。因为爷爷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便让我三婶(照片左一)陪上老姑妈一行去“打卡”五一广场。她们从解放大楼坐上4路公交电车后,便直奔五一广场。
广场上的检阅台和观礼台气魄宏大,让她们激动不已。老姑妈看着自己曾经熟悉的地方,旧地重游,心中多了份归属感。她告诉我的三婶,自己不止一次梦回到难忘的五一广场。为了不留遗憾,她们请街边的专业摄影师拍摄了这张照片。那是一个春夏之交的日子,午后的阳光照在她们欢快的脸上,背后的五一广场分外妖娆,检阅台前宽阔笔直的迎泽大街直通汾河西畔,台后广场的街心花园喷芳吐翠,鹅卵石铺设的曲径,莲花飞鱼形喷泉……这一切都让她们大开眼界。
当年没有快洗技术,所以老姑妈一行临走时也没来得及拿上这张照片,后来就由爷爷收藏起来了,估计老姑妈她们后来也未能看到这张照片。
彭庆东(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