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往事

端午节“跑山”

  那时的端午节是在很早的年代。那时的我生活在太岳山中的农村里,上着复式教学的小学4年级。那年的端午是我记忆中最纯粹的端午节,也似乎是唯一完整的端午节。
  那一年,轰轰烈烈的运动还没有到来,我们的小学校老师开恩,端午节居然给大家放假一个早上加半个上午。也就是说,那一天的早上,无论你从几点开始踏入端午节的轨道,一直要到上午10点到校都不算晚。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村里的端午其实是从节日的前一天晚上才正式开始的。
  端午的标志,首先是各家各户的门前都要支起一口大锅,尺八的、二尺的,最小口径也是尺六的铁锅。五月初四的傍晚,家家户户的女人们便会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放到锅里,点燃火,然后一根根地往火里塞劈柴,等待那清香的味道弥漫到整个院子,整个村子,整个世界。
  对于孩子们来说,端午节的开始往往是在鸡叫三遍的时候,天还未明,星星也还都高挂在天上。而村里的孩子们,包括一部分青年人和中年男人便三五相约成群结队地开始爬山。
  爬山干什么?
  说来今天的城里人都不信,也许今天的村里人也未必信。但当时的真实情况就是这一群群的男人们和准男人们要爬到离村子最近的一座高山的顶峰,然后山呼海啸地吆喝着从山头往深沟里滚石头。
  没错,是滚石头,而非扔石头。那石头一块块都是一、二尺见方逞圆的,一块少说也有百十斤,甚至几百斤,更有的几个人都推起来吃力的巨型石头。但这滚石头玩得就是一把子力气,当你把那超乎平日里推拉能量极限的石头推到山崖边上,再怒吼一声“嗨”,将它“轰隆隆”推下万丈深渊去时候,伴随着那山崖里空旷而辽阔的回响,你的心情之奔放,天性之腾达,真有鲲鹏展翅、扶摇万里的豪放与快乐。
  这种心情,恐怕是你坐在亭子间里或者豪华别墅中永远体会不到的。那一年,我10岁,居然滚动了一块上百斤的巨石,而且将它推到悬崖边上“轰隆隆”去了。那个时刻,少年的我,分明感觉自己不再青涩,不再孩童,而一步跨越到成人的行列。
  必须补充一句,我们村里端午节的这项活动也有自己响亮的名字——跑山!
  再后来,真的成年了,离开农村,来到城市,端午节对于我们来说便也只留下意念中的无趣。虽说电视里常有,甚至离我不远的太原市龙潭公园里也有什么“龙舟竞渡”之类的活动不时上演。但从心底里说,这些与我又有什么关联?充其量,不过看看节目而已。
  而更加令人遗憾的是,听说,即使在家乡,端午节的“跑山”也渐近消弭了,总感觉有一种气势被卸掉了。

郭天印(太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27期

  • 第2023-06-26期

  • 第2023-06-21期

  • 第2023-06-20期

  • 第2023-06-19期

  • 第2023-06-16期

  • 第2023-06-15期

  • 第2023-06-14期

  • 第2023-06-13期

  • 第2023-06-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