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梦莹)近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先后接诊来自医院急诊医学中心转来的很多眩晕症患者,而通过该院引进的国际最新一些诊疗设备,不少眩晕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缓解。
医生在问诊时,发现很多前来就诊的患者大多“晕”时很突然,不仅感觉天旋地转、越转越快,在发作时还须平卧、紧闭双眼,同时伴有出汗、恶心或呕吐的情况,需要静卧后才能慢慢缓过来,有些患者伴有耳闷耳鸣、听力下降,有些患者则有暑热症状,还有患者存在情绪与精神高度紧张等情况。通过给这些患者做一些前庭功能检测、眼震电图和听力检查等相关检查,有些耳石症患者会被确诊,只需通过仪器调整耳石复位和简单服药治疗,眩晕症状会完全消除。但有些突发性耳聋合并眩晕症、严重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及前庭性偏头痛眩晕患者则需要进行住院保守药物治疗和前庭康复训练才能恢复。
针对此类患者的康复需求,山医大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引进的国际最新诊断治疗耳石症设备——第三代TRV眩晕诊疗仪就起到了作用。它可根据眼震的位置、方向、强度、持续的时间来判断是哪一半规管受累,实现手法复位不能达到的360度合理化复位治疗,实现全自动化定位、定量和定速以及精确化的诊断与复位,并能进行Ulmer视频眼震仪检查和前庭功能康复训练。
同时,医院还购置了眩晕综合诊疗系统/治疗仪GYT-ZDY/ZLY-1,利用相互垂直的旋转盘(主轴)和弓形臂(辅轴)结构,通过控制的旋转轴旋转,当两个轴按预设的速度、加速度、旋转角度等参数进行旋转时,即可带动体位固定椅上的患者进行三维转动,并诱发出患者眼震,分析眼震数据,确定患者是否患有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确诊BPPV后,根据病变类型不同,按预设方案通过转动主轴及辅轴,调整患者体位,利用重力,将碎片移出半规管,达到治愈BPPV目的。此设备适用于各科眩晕患者,比如半规管耳石症、壶腹帽耳石症、粘性耳石症、美尼尔综合症以及前庭性偏头痛等周围前庭疾病等。
此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还配备有ICS (GN-otometrics)、ZT-VNG-Ⅱ、YD-Ⅲ视频眼震电图仪器等国内外先进仪器,满足相关临床检查需要。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出现头晕或者眩晕症状后,往往首先想到是高血压、颈椎病、脑卒中脑供血不足等,其实不然。山医大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介绍,如果将头晕/眩晕根据病变部位分类,前庭周围性眩晕占30-50%,前庭中枢性眩晕占20-30%;此外,非前庭系统性眩晕,多以头晕为主要表现,包括精神疾病和全身性疾病相关头晕以及一些病因未明的眩晕。而临床上常见的还是周围性眩晕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此类疾病依靠医生仅能通过经验判断但不能确诊,只能利用仪器检查来确诊并准确定位彻底治疗。“耳石症”通常多见于50-60岁中老年人,但一些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的年轻人也会患病。“耳石症”发作时很难受,对日常工作和生活有较大影响,患病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专家建议,眩晕患者要保持心胸开阔,避免焦躁忧虑与紧张,可适当锻炼,如散步、慢跑、做体操;饮食宜清淡,不吃油腻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可使症状得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