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健康

恶性肿瘤靶向治疗后“我的皮肤怎么了?”

  靶向治疗,全称“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又称“生物导弹”,是恶性肿瘤的又一大治疗手段,指在肿瘤分子生物细胞学基础上,利用肿瘤组织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性结构分子作为靶点,使某些能与这些靶分子特异结合的抗体、靶体结合,达到直接治疗或者导向治疗的方法。
  在靶向治疗过程中,很多人认为皮肤出现“干燥”“瘙痒”等症状是出现了过敏,不需要特别在意。但实际上当皮肤出现这些症状时,很可能是因为使用靶向药物而出现了副作用。那么,靶向药物出现的副作用后该如何处理呢?这种反应如何预防呢?
  靶向药物出现副作用可以这么做
  靶向药物能够精准地定位癌细胞并选择性地破坏这些细胞,从而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扩散的目的。这些药物通常比传统的化疗药物更有效,但也有一些副作用,其中一个副作用就是会引起皮肤毒性反应,如皮疹、干燥、瘙痒、脱皮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那么,出现了副作用以后,该如何处理呢?
  《中国癌症症状管理实践指南-皮肤反应》中指出:可以使用温和的肥皂和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含酒精或其他刺激性成分的清洁剂。同时,避免用力摩擦皮肤,以免加重炎症。使用保湿剂来滋润皮肤,并避免干燥和刺激。保湿剂要选择温和的、不含香料和染料的。另外,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如香水、酒精、染料和香料。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下,以免加重炎症。如果皮肤炎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那么也可以考虑调整药物剂量或配方,或者及时前往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减轻症状
  虽然皮肤炎症是靶向药物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副作用之一,但在使用靶向药物时,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可减轻引起皮肤毒性反应。
  患者需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皮肤病史和现有的药物治疗情况,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其次,患者在服用靶向药期间需要保持皮肤清洁,可以选择温和、无刺激性的洁面、爽肤水和保湿霜,轻轻按摩涂抹即可。此外,患者在外出时应避免暴露在强烈阳光下,可以使用帽子、遮阳伞、防晒霜等防护措施,以减少皮肤对紫外线的刺激,降低皮肤毒性反应的风险
  最后,如果患者出现了皮肤毒性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根据皮肤反应的分级,相应地进行皮肤局部用药或全身用药,如激素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等。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防晒与保湿非常重要,避免过度摩擦、用力挠抓皮肤等行为,遵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加速症状的消退。早期及时处理轻症皮肤不良反应,可有效防止皮疹加重,从整体上减少治疗皮肤不良反应所需要的开销,提高舒适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
山西省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 刘凌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7-10期

  • 第2023-07-07期

  • 第2023-07-06期

  • 第2023-07-05期

  • 第2023-07-04期

  • 第2023-07-03期

  • 第2023-06-30期

  • 第2023-06-29期

  • 第2023-06-28期

  • 第2023-06-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