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社会直通车

晋城首批“智慧门牌”落户高平

扫一扫二维码,办个事是真方便

  •   山西晚报讯(记者 辛戈)作为居民楼宇房屋“名片”,传统门牌功能有限,难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7月20日,晋城市公安局向社会发布信息:为满足民众需求和便于治安管理,实现门牌地址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科技化,首批“智慧门牌”落户高平。
      “目前,桥北社区460块门牌已全部安装到位,社区人口3200余名,我们借助二维码智慧门牌,仅用两名民辅警就把社区管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南城派出所社区队队长刘文江说。2023年伊始,南城派出所将“智慧门牌”项目提上日程。
      “智慧门牌”即“二维码电子门牌”,该门牌功能集信息采集录入、公安政务、法律宣传、便民服务于一体,有效实现数据信息的流转、交换、共享,让民众足不出户通过扫门牌二维码与各单位进行咨询交流、办理相关民生业务,真正打通了服务民众“最后一米”。例如,用微信扫一扫门牌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社区民警、社区工作人员的姓名和电话等。住户可以通过二维码进行出租房屋备案、居住人申报、链接“山西公安”民生警务办理相关业务等操作,十分便利,还有详细的网格信息。“智慧门牌”项目开展以来,南城派出所从考察调研,到联系平台开发系统,再到统一规范数据录入,直至最后铸牌安装,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安装过程中,社区民警主动向辖区群众介绍“智慧门牌”在便民服务、治安管理、紧急救助等方面的应用价值,积极营造警民共建联防的良好氛围,通过基础信息采集录入,着力破解“一标三实”基础信息底数不清的难题,为派出所安全防范、执法执勤、服务民生提供基础支撑。
      对于排查发现的部分户籍地址“漏号、重号、无号”情况,民警及时进行了重新编排修改,保证“智慧门牌”与后台信息一致。其间,共修改不规范户籍地址315条,并在安装“智慧门牌”期间,更换户口簿100余本。
      “针对大家比较关心的二维码隐私问题,请放心,公安机关将严格保密,广大市民不用担心个人信息泄露。”南城派出所副所长赵育民说。目前,南城辖区3个村、社区已完成试点工作,共铸1519块门牌。南城派出所将以“警网融合”品牌创建为契机,从“智慧+”谋划,以“门牌+”着手,着力打通数据和平台壁垒,继续拓展“智慧门牌”二维码深度应用,不断增强辖区管理效能。
      链接 晋中榆次新建街道:有事“码上说”实事马上办
      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杨 通讯员 马帅)“楼下邻居私搭乱建,影响到我家的正常生活,希望能帮忙协调解决。”近日,晋中市榆次区文教城小区一居民通过“智慧人大”平台反映此事。榆次区新建街道辖区人大代表、文教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兼社区主任张慧娟接报后,立即核实情况,通过深入沟通,多次创造条件让双方当事人面对面协商解决,最终拆除了违建,消除了安全隐患,也化解了邻里矛盾。
      这是榆次区人大常委会新建街道工委将代表工作室延伸到手机端,实现群众呼声随时随地“零距离”反映、群众难题“无障碍”解决的一个实例。今年以来,为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榆次区人大常委会新建街道工委充分利用“智慧人大”平台,使新建街道辖区各级人大代表实现“一个代表一个码”,随时解决群众身边的“疑难杂症”。
      “代表码”只需扫描即可使用,操作便捷,有助于群众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更容易被群众和代表接受。群众根据自己建议的类型选择代表,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通过“代表码”,人大接待工作由静态变为动态,拓宽代表履职的时间和空间,实现24小时“云接待”,打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100米”。
      榆次区人大常委会新建街道工委在显要位置张贴“代表码”,方便群众看到和提出意见建议,同时组织专人每天定时查看留言信息,简单事项通知人大代表当即答复;复杂事项、疑难事项,按照职责权限转交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相关职能科室或向榆次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提交。相关代表建议经人事代表工委审查后,及时转送相关单位进行办理,确保群众反映事项“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7-20期

    • 第2023-07-19期

    • 第2023-07-18期

    • 第2023-07-17期

    • 第2023-07-14期

    • 第2023-07-13期

    • 第2023-07-12期

    • 第2023-07-11期

    • 第2023-07-10期

    • 第2023-07-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