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健康

恶心呕吐频繁发生,消化不良怎么护理?

  消化不良是由胃肠道动力异常形成的临床症候群,以恶心呕吐、胃部不适、食欲不振等为主要症状。长期消化不良可对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不仅可引发营养不良,还可导致胃肠道疾病,甚至引发结肠癌等风险,由此,明确病因,除给予合理治疗外,实施护理措施十分关键。
  消化不良是什么
  消化不良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主要是指食物在胃部无法消化完全,导致腹部出现肿胀感甚至疼痛反应等不适现象。餐后饱胀、腹部出现饱胀感、胀气、恶心、头痛、想要呕吐、反胃等现象,这都是消化不良导致食物堆积压迫到腹部神经,刺激到腹部的器官从而引起的反射症状。
  消化不良的成因
  1.器质性消化不良
  器质性消化不良通常是由某个器官出现了病变所导致的。比较常见的器质性疾病有消化系统的病变,像食管癌、胃食管反流等;还有腹腔内的疾病,像腹内的恶性肿瘤会压迫消化神经,损伤系统功能;还有一些其他疾病像糖尿病、心脏病、肾病等都会影响消化系统。有时候有些药物也会让人体产生消化不良的症状,比如常见的抗生素。
  2.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由于肠胃功能出现混乱,无法正常工作造成的,在器官上没有病变,像腹部疼痛、腹部胀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表现。一般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因素有肠胃动力障碍,还有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的心情,有的则是因为对于胃部的感知下降,体现为有饥饿感却吃得不多就饱腹了。
  消化不良的危害
  1.营养不良
  消化不良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因为消化不良的原因,食物不仅无法消化,食物内含有的营养元素和人体所需要的膳食纤维都无法被吸收。长此下去食物里的营养就会流失,变成无用的残留物留在肠道内,人体也得不到营养的补充,导致营养不良,身体素质下降,对于病毒的侵害也无法防御。
  2.腹部疼痛
  消化不良会带来腹部疼痛,食物进入肠胃后,由于消化不良,食物无法被分解,导致堆积在肠胃内形成堵塞,会引发炎症的产生;不仅如此,消化不良的患者还会因为肠胃内食物堆积形成便秘,便秘造成粪石堆积,加重堵塞程度,还会让毒素堆积,危害肠胃的健康。一旦肠胃形成堆积,人体有时也会触发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为了将过多的毒素和异物排出体外,会形成腹泻,但腹泻这种不正常的肠道蠕动会损伤肠道。
  3.慢性肠胃病
  长期消化不良,会给肠胃带来长期的损害,造成肠胃病。肠胃长期受到消化不良的刺激影响,会出现炎症,并且很容易受到感染,一旦引发了慢性肠胃病,会进一步损害患者的身体。
  消化不良护理方式
  1.药物护理
  通过助消化药可以帮助患者加强消化能力,使用抗酸抑酸药则是为了防止胃酸产生过量,腐蚀患者的胃部,缓解患者腹部疼痛,再加上服用一些针对身体病变的药物,来治疗器质性消化不良的症状。用药时要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才能最好地发挥药效,而且还可以防止出现不良反应,对身体产生二次损伤。
  2.饮食护理
  要少吃辛辣、油腻的东西。适当改善膳食结构,选择好消化的食物,如果能做到定时定量地摄入食物,少食多餐,有利于清理胃肠道,不给肠胃那么大的压力,也就提高了消化能力。
  3.习惯护理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熬夜、睡眠不规律这种不良习惯会导致身体功能紊乱,身体素质下降,影响身体的机能,消化功能也就跟着下降了。烟酒也会损伤肠胃,刺激胃黏膜,引发肠胃疾病,加重消化不良。
  4.保暖护理
  寒冷的天气一旦胃部着凉,就会因刺激性原因出现胃病,导致肠胃功能受到损害,消化能力下降。所以要做好胃部保暖,注意天冷多添衣物,常喝热水,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胃动力。
  5.运动护理
  运动会帮助肠道进行有效蠕动,促使食物的消化,长期的锻炼也会增强身体素质,让肠胃得到充足的锻炼,能够很大程度上调节消化不良的症状。经常运动还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利于避免感染引起的消化不良现象。
  6.心理护理
  因心理因素不良会导致生理上的肠道蠕动能力下降,所以要调整好情绪,选择适合方式释放压力。好的心情能够提高身体状态,促进肠道蠕动和吸收能力,更加从容应对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治疗需要持续护理与用药,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还能够增强其对治疗的遵从度,最终使其重新回归健康。

  山西省中医院胜利分院 李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28期

  • 第2023-08-25期

  • 第2023-08-24期

  • 第2023-08-23期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21期

  • 第2023-08-18期

  • 第2023-08-17期

  • 第2023-08-16期

  • 第2023-08-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