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美食

吾乡的梨

  •   梨,百果之宗也,品种繁多,莱阳梨、砀山梨、鸭梨、雪花梨、库尔勒香梨等皆为名梨。吾乡普遍种植梨树,有黄梨、青梨、酸梨三种。
      先说黄梨,果圆、个小、皮细,表皮小麦色,果肉晶白,细嫩鲜甜。咬一口,汁水在口腔横流,几无残渣,如饮糖浆,故吾乡人又称之为黄浆梨。青梨个大,皮粗肉糙,汁多味淡,倒也不失清爽。人们常在庭前屋后栽一棵黄梨,种一棵青梨,口味互相补充。黄梨之风味,若成熟少妇,青梨之品相,若青壮汉子,梨树人家,有乡野之趣。小孩们喜食黄梨,大人爱吃青梨。秋收之际,带几个香瓜大小的青梨到田间地头,充饥解渴,滋润清凉。
      杜甫有诗曰:“庭前八月梨早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可见杜甫年少时也是顽皮孩童,吾乡小儿亦如是,从梨树下经过,从不空手。高处的梨用竹竿捞,竹竿梢头绑上捕蝉的网兜,这网兜可捕虫、可套果,一物多用。梨不像枣,若拿棍子敲,落地即粉身碎骨。有那更高处的梨果则爬树去捞,树上的男孩施展绝技,树下的跟班负责捡果。只有树顶的梨子可望不可及,而这几颗梨往往结得最好,徒羡鸟雀来啄。
      梨子成熟时,高树上时时有孩童,虽家家有梨,但别人家的果子似乎更好吃些。我小姑家有棵老梨树,树冠庞大,梨果缀满枝头。虽是青梨,却松脆清甜,盖因小姑善待梨树,每以淘米水、饼肥饲之,结出的梨果有淡香。家乡民风淳朴,小姑家的梨多分于乡邻共享。但也有少数吝啬者,已故的本家三爷种的一棵酸梨藏在深闺,很少示人。这就说到吾乡的第三种梨:酸梨,有人叫它苹果梨,外形如小葫芦,碧青。酥脆在黄梨上,甜中带着青苹果的酸,越近果核,酸度越高,如饮酒酿,越往后越上头。那种酸溜溜甜蜜蜜的滋味呀,恰似初恋让人难忘。这种梨树在吾乡少见,栽之常有数年不挂果,因而物以稀为贵,也难怪三爷小气。
      史载唐朝人不吃生梨,蒸熟食之,“田家老翁无可作,昼甑蒸梨香漠漠”,种田的老汉没事时就蒸个梨来吃,颇有雅趣。更有些讲究的吃法,如冰糖蒸梨、川贝炖雪梨、银耳雪梨羹,或制作秋梨膏饮水,听起来就细妙无比。吾乡人吃梨颇为粗陋,有时连皮也不削,直接大快朵颐,连同梨子里的清风秋露一并送入肺腑。

    王晓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05期

    • 第2023-09-04期

    • 第2023-09-01期

    • 第2023-08-31期

    • 第2023-08-30期

    • 第2023-08-29期

    • 第2023-08-28期

    • 第2023-08-25期

    • 第2023-08-24期

    • 第2023-08-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