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艺文

乡土家园——一个摄影家镜头下的传统村落

有“常家庄园”的车辋村

  •   车辋村位于晋中市榆次区西南东阳镇,距市区24公里。2013年,车辋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据传,车辋村的得名与其地形有关。最早这里由刘寨、成寨、林寨和王寨四个小自然村组成,四村中间建有一座观音寺,四村排列形状犹如车轮,故得名为“车辋”。
      车辋村因“中国儒商第一家”常家大院而闻名。根据常家族谱《常氏家乘》记载,车辋常氏始祖常仲林于明朝弘治年间,从太谷县惠安村迁到车辋村,早年为人牧羊。到清康熙、乾隆年间,七世祖常进全开始经商,八世祖常威率九世万玘、万达,从事商业活动,赢利颇丰,逐渐使常氏成为晋商望族。常家第九世常万达和其他晋商一道开创了福建武夷山至俄罗斯恰克图的“中俄万里茶路”。正如《山西外贸志》所说:“在恰克图从事对俄贸易的众多山西商号中,经营历史最长、规模最大者,首推榆次车辋常家。从常万达开始,子孙相承,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朝,长达150余年。至晚清,在恰克图数十个较大商号中,常氏一门竟独占其四。”堪称为清代的外贸世家。
      常氏家族经商致富后开始大规模地营造住宅大院。常万玘在车辋村建“南祠堂”,立“世荣堂”,以村西南为轴心,向东、南发展;常万达在村北建“北祠堂”,立“世和堂”,由东向西毗连修建,成一条新街,俗称“后街”。从清康熙年间到光绪末年,经过二百余年的修筑,常氏家族在车辋整整建起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房屋1500余间的超大规模建筑群,庄园共占地100余亩,使原先四个自然村连成了一片。
      如今开放的常家庄园,只是原常家庄园遗存的半条街,共计12余万平方米,不及原面积的1/4。主要建筑有祠堂、贵和堂、石芸轩书院、静园等。常氏祠堂从南向北由4个院落组成,即石围栏外院、前院(戏台院)和由献厅分隔而成的里院上、下院。祠堂是一处规模宏大、结构完整、设施完备、规格很高的祠堂建筑群。贵和堂宅院位于后街西段北侧,是常家庄园建筑中现存规模最大的一个堂,院中有中国民居中最大的砖雕影壁,七开间后楼是中国民居中最高等级的建筑。石芸轩书院位于后街中段北侧,是常家的家族书院,因珍藏书法珍品——石芸轩法帖而得名。静园由杏林、狮园、昭余湖、观稼阁等组成北方最大的私家园林。常家庄园建筑艺术形式多样,门、窗、彩绘、影壁变化多端,尤以木雕、石雕、砖雕的精美绝伦、造形优美、线条娴熟、刀法细腻为最,为常家庄园增色不少,是民居艺术的宝库。

    吴根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18期

    • 第2023-09-15期

    • 第2023-09-14期

    • 第2023-09-13期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11期

    • 第2023-09-08期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6期

    • 第2023-09-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