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是过去我上学时的时髦词,也是我记忆中一个深深的印记。那时候,自行车是我上学最好的代步工具,家里省吃俭用买的一辆新“飞鸽”自行车被哥哥骑到市里买东西,一不小心就让小偷给偷走了,他哭着回了家。我们两个上学的交通工具没有了,一下子陷入了困境。能不能打工挣点钱,再买一辆自行车,成为我们那时急迫的需求。
那年暑假,我和哥哥两个人来到城里一处新建住宅小区的建筑工地打工,主要是干一些水暖工方面的活儿。我们年龄不大,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就扛起了碗口粗的上下水铸铁管,然后把铸铁暖气片刷上油漆组装成数量不等的暖气组,搬运到指定的房间,在新盖的楼房室内组装各种房间的下水管道。手上的厚茧、划痕,肩膀上的血泡,衣服上的油漆味,掉在地上的汗珠,还有汗水浸透过衣服背上的白色盐渍,都是当时打工的见证。人的经历似乎和命运总有一定的机缘,哥哥后来成为水暖与通风专业的工程师,也算是专业对口,这也让我觉得人生的历练也是上天给予的最好安排。
打工那时候很佩服自己惊人的饭量,最惬意的事情就是吃午饭。那时候中午每天带饭,妈妈怕把我们饿坏,倾家中所有让我们吃饱,饥饿的我们每个人能吃一饭盒米,再加一饭盒菜,最后再往饭盒里倒一缸子热水,最好是有点咸菜就着喝。那一瞬间,咸菜与热水菜汤是最好的组合,比得上任何山珍海味。我想,儿时听评书讲的朱元璋所吃的“翡翠白玉汤”大抵不过如此。那段经历,也让我后来没有了挑食的习惯。
打工最难熬的就是午休。每天早晨起得早,上午又要干很多活,吃完饭马上就犯困了。可临时的工棚里堆满了材料和工具,那刺鼻的油漆和潮湿的味道我是根本受不了的,更没有行李被褥,有时候蜷曲在一个角落,有的时候“抢上”椅子,就在工头的简易办公桌趴一下,人多的时候就在工地沙子堆上睡觉。如果是晴天,工地的一些沙堆被晒得热乎乎的,躺在上面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有时候曾经在梦里梦见电视上看到的柔软的沙滩、树林、轮船、大海、情侣、一家外出旅行的人,憧憬着未来,有很多的期许。
打工也有很多快乐的时候,比如“挣雨工”。碰上下雨天,户外的活儿干不成了,室内的活儿也不多,好心的工头会招呼大家玩大同人打扑克最流行的攉轮子。大家平时光顾着干活,很少交流,边打扑克边聊家常,朴素而简单的关系就更进了一步。
一个假期很快就过去了,我和哥哥挣得不多,家里又七拼八凑,终于买上了一辆自行车。开学了,骑着车上学还是有一点小窃喜的,但同学们都不知道我当时暑假的那段打工经历。
我的那辆自行车在第二年中师毕业的“五一”假期发挥了大作用,我们几个同学相约骑车去了恒山、应县、怀仁绕了一大圈,虽然返程中突遇大雪,但归来后,全班的同学都眼红我们“五一游”的勇敢和坚韧。后来参加工作,这辆自行车也一直陪伴着我,还载着大舅家的表弟去参加技校的报名考试,让他走出农村,成为一名火车司机。在后来的生活中,每每累了,想想在工地打工时干过的活儿,就不累了;烦躁时,想起骑着那自行车去过的地方,心情也就开朗了。我们的打工经历也成为四舅教育子女的标榜,说自己的外甥上学时就打工买自行车,他的子女也很积极上进、孝顺有加。去年四舅的儿子和儿媳妇双双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公务员,全家人都着实高兴了很久。
人干的所有活儿都是给自己干的。打工时,一次听说乡镇书记要来工地“视察”工程的进展情况和质量,工地上各个工种都非常忙碌,大家都觉得是大官来了,肯定非常隆重。我心里一直琢磨着领导的模样,是不是电视里经常演的那样前呼后拥、热闹非凡。一天下午这位书记专门来工地做了抽查,他就一个人,戴着一个草帽,不怕工地的泥泞,走进没有交工的楼房里,熟练地用改锥敲了几间厨房和卫生间里的瓷砖,看有没有空的地方;打开水龙头冲了水,看看有没有漏的地方,走过的房间的门和窗户也做了仔细的查看。看完后,他还要求大家要好好做后期的收尾工作,在质量上不能有任何问题,让房子早日交工。我觉得他是一位了不起的领导,懂业务、不怕累、说话不骂人,还能把工作做得认真仔细,一个勤勉务实的影子一直影响着我。虽然二十多年后自己也有幸被组织培养成为一名街道党工委书记,还是在那块汗水浸泡过的土地上工作,我从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自满,那个打工少年稳稳地扛起了另一个重担,笃行不怠、一路向前!
□常占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