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时,我妈亲自下厨做了一道菜——排骨冬瓜海带汤。这道菜从我记事起,就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
我儿时家穷,很少吃到肉。那时肉和骨头比较,肉是香饽饽,吃一口肉满嘴香味,令人回味,骨头无人问津,因而骨头也便宜。我妈早早起来,提着蓝子,黑发垂到腰际,像瀑布,大步流星去菜场。先买好冬瓜,远远地望着肉摊,等着剩几根骨头,就走上前去,摊主把几根没一点肉的骨头放进我妈的篮子里,再从我妈手里接过毛票。
我妈喜滋滋地把那几根细排骨剁成一截一截,用开水烫一遍,把血水倒掉,放半锅清水,扔几个生姜片,把剁成截的排骨倒进锅里。蜂窝煤炉,先拉开盖,大火煮开,再关一半炉门。火苗不紧不慢冒着,大铁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响,气不慌不忙蒸腾着,香味飘开了,直扑鼻子。我妈把锅盖揭开,排骨在锅里跳舞,汤变白,香味满屋子飘。我妈再把切好的冬瓜条、泡好的海带丝放进锅里,盖上锅盖,炉门只留条细缝,不一会儿,“咕嘟咕嘟”声有节奏地响起,音韵满屋子回荡。火苗越来越小,慢慢地熄灭了。
我妈打开锅盖,再撒上一把小葱花,白花花的骨头汤,飘着碧绿的小葱,冬瓜,海带丝交织着,既养眼又香味飘溢。舌根渗出口水“哗啦啦”,我们姐弟喝了一碗又碗。我妈笑眯眯地看着我们说“慢点慢点”。
排骨冬瓜海带汤成了我家餐桌上的常客,但排骨变化着。从没有一丝肉的细排骨,到趴着肉丝的排骨,再到被肉裹着的排骨。我们也变化着,从提个小袋到幼儿园,背个小书包到学校,再到挎个公文包参加工作……但排骨冬瓜海带汤始终是我们的最爱。
立秋之际,我妈早早起来,提着篮子,迈着小碎步又去菜场了。 中午一碗排骨冬瓜汤海带汤出现在餐桌上。汤乳白乳白,葱花碧绿碧绿,荡悠悠。冬瓜条、海带丝纠缠着,腻在一起,不分开。我妈灰白的头发,日渐苍老的脸,矮小的身躯……我不由得眼前一片模糊。
我妈给我们每人盛一碗排骨冬瓜海带汤,香味扑鼻……
□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