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时间有点紧,我们下次再去吧;等一下要开会,下次再说吧;这次就算了,下次一定喝个痛快;本周作业先不写了,下次再写……朋友,你是否感觉这些话特别熟悉?
或许这就是你我的口头禅或御用台词。时光一直流逝,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不在意,但转眼便觉得我们已不是我们,他们已不再是他们,一切仿佛都留给了“物是人非”。
如果说时间是一条长河,我们就是其中的流沙,浪花打过,我们难免随波而去,一点痕迹也不留;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戏,我们就是其中的幕布,风儿吹过,我们就得撤换下一场,让另一波角色上台;
如果说人间是一趟漫长的旅程,我们相遇了,有过悲喜、有过欢乐,而谁也不能等谁等得很久。
多少次,我们还以为来日方长,我们还能相见,端起酒杯,我们相视无言,我有你的亲切笑容,你有我的衷心问候,我们总是把生活最美好的瞬间留在了下一次。殊不知,下一次可能永远不会来了。或者,下一次如期而至,那人却不在了。
我们只是站在时间其中的一个轴点上,没有人能够拥有永恒,才会这么向往永远。我们为什么会将现在能做的事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将来”二字上呢?
花甲之年的老者会说“人生无常”,年轻一代也会感叹人生过得好快,今天你还在抱着书本读着书,明天你就抱着娃感叹人生了。这让我想起了嵇康在死前的感慨:袁孝尼一直想学习《广陵散》,我以为来日方长,一直执意不肯教他,而今我这一走,《广陵散》从此绝矣。这是多么痛彻的领悟!
原来我们常说的“来日方长”并不长。每当我们回想美好的时光时,有人会说:当你习惯回忆的时候,你就开始老了。然而,我们作为“人”,有哪一刻不是在变老呢?既如此,回忆与变老与否又有何关系呢?自以为心态年轻的人就年轻了?你只是一直在变老,这谁也改变不了。
小时候,我们渴望着长大,可以凭着梦想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天下;长大了,我们不仅没有自己的江山,连梦想也没有了。在生活车轮的辗压下,我们对生活的触觉变得迟钝,迟钝到只能靠身边多起来的小孩子,才发觉时不我待。
当年在老师说那句“要发挥想象力写好作文”的时候,恨不得用完脑袋的最后一个细胞,在文中幻想着自己能像夸父追日一样追上时间的脚步,能好好孝敬父母,好好对待身边的朋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
我想要见你,你没时间,我欲酒醉,你却只说“等下次吧”。我们都有自己的亲人、朋友,而自然的规律注定没有人陪你到最后。在人生的最后,你的舞台只有你一个主角,配角可能各种各样,可当他们提前谢幕,在你心里住着的那些人反而变得清晰起来,而你已无力回天,表演还得继续。车水马龙会在暮色里模糊不清,远去的人们会在脑海里来回走动,那一刻容易让人明白一个道理:来日方长是无奈的选择,“等下次”也不是托词,只是我们都在自己的世界里迷失了。
为什么当你夜间出去豪饮的时候,想不起那个在灯下等你回来的人呢?为什么你愿意花时间去后悔,却不愿为了想做的事情而多长一个心眼呢?为什么你仿佛总在珍惜,也似乎总在后悔?总在珍惜,是因为我们后悔怕了;总在后悔,是因为后悔比珍惜要容易得多。
来日方长,只是古时人们用来寄予希望的美好愿望,不应该成为我们现在挥霍生命的理由。生活哪有那么多来日方长,你还在等着下一次吗?
□钟春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