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美国传教士同时也是一名外科医生的文阿德在汾阳城内西门街开办了西医诊所、戒烟所,借医术以传教,这被视为汾阳医院的前身。到了20世纪初,医院建成后,又在汾阳峪道河镇风光最为优美的张家沟村创建了教会医院夏令会。
汾阳市峪道河镇位于白虎岭下的葫芦谷,山根处有一神头娘娘古庙。庙中有闻名的马刨神泉,清澈如镜、一眼见底。有史以来,泉水出庙后,自西向东荡漾灌溉着万亩良田,相传曾有99盘水打磨。这里有青山活水、有绿树蓝天,自然风光很优美。夏令会大兴土木,先将张家沟村至庄化桥的车马土路改为汽车可通行的道路,直通汾太公路。夏令会南畔有农场、鱼池、菜园、二院(学校)、一院(学校)、美瑞亭(四明楼)、妇人院(医院)、阿球场、女医院(疗养院)、洋人息假处、两个凉亭、冻冰池及四盘水磨;北畔有两盘磨、男医院(疗养院)、农场、奇花异果园、会院校职工学生息假处、接待站、美籍华人王先生别墅等。汾阳医院院史馆曾收藏到美方教会相片史料“夏令会景一角”——图中可见一片绿密树林,枝叶连荫,亭台楼阁隐约其间,地面池泉喷涌、溪水四流。
夏令会建成后,成为专家学者传经讲学之所,也时有文人雅客来此吟诗作画,更有名人学土照相摄影,这里还是当时的协和医护夏令避暑胜地,一时间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汾阳医院美籍院长及首位华人院长王清贵间或来这里指导医务,美籍总护士长罗瑞英多次来夏令会为院校讲课。往来多次后,便与当地村中的不少人相识了。村中已耄耋之年的张永文回忆说,那时每到周日、节日,夏令会都会张灯结彩、穿红戴绿、乐声起伏、高歌欢舞,一派热闹红火的气氛。村里曾在夏令会学校就读的学生寇全根、祁恩春都曾参与过节目表演,村民每每都会围观,气氛十分愉快。当地一些村民还曾参与到了夏令会的工作中,比如负责管理财产和男医院的后勤,管理树林与水利,管理农场与妇人院的后勤,管理花果与种植菜园。
一时间,这里成为了医养结合的康养之地,可以说是百年前的康养生活吧。汾阳峪道河也随之有了“华北第二大避暑胜地”的美誉。1934年,林徽因在汾阳考察古建筑时,也曾在此逗留过,并留下倩影。
侵华战争爆发后,1937年10月8日,太原沦陷,夏令会人员来往稀少,日趋冷落。1938年2月17日,汾阳沦陷,城乡陷入一片恐怖中。继而,日军在峪道河修建碉堡、驻扎日军,对汾阳边山区实行了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夏令会随之关闭。1941年日寇开始对夏令会大肆拆毁,使秀美胜景变为一片废墟。
在看到美方收藏的“夏令会一角”的老照片后,我曾去张家沟村进行过实地走访。这里依然多水、多树,遍地溪流,还有十余棵千年老槐,其中最大的一棵老槐树的树围直径可达两米左右,河畔杨柳成荫,沟坡枣杏成林,确实是一处适合康养的好地方。只是当年汾阳夏令会的胜景也只能在老照片中寻觅了。
李信(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