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疾病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如果能在早期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那么可以将对身体的影响降到最低。本期“专家对话”栏目关注话题——脊柱侧弯,由山西白求恩医院脊柱外科专家为读者详细介绍脊柱侧弯,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在该病症上的表现、成因以及危害,以期达到对广大家长和青少年的有效提醒,使大家对脊柱侧弯的危害提高重视,避免延误最佳的干预和治疗时机,也避免孩子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受到不良影响。
专家:山西白求恩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邢泽军
山西晚报:脊柱侧弯目前患病率是什么样的现状?
邢泽军:目前我国脊柱侧弯患者已超500万,并以每年30万的速度递增,其中过半数为青少年,大约6个青少年中就有1人存在脊柱侧弯。
可以说,脊柱侧弯已经成为继肥胖症、近视之后,国内青少年的第三大“健康杀手”。可以导致身形不好,比如高低肩、驼背,以及心肺功能受限、脊髓压迫,还有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山西晚报:什么样的病理性改变会认为是脊柱侧弯?
邢泽军:脊柱侧弯是指脊柱偏离正中位置,身体向一侧弯曲的骨骼畸形,包括特发性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弯、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弯等。脊柱侧弯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隐匿性,早认识、早诊断非常重要。
可以说,脊柱侧弯是典型的无声病魔,初期无疼痛感、脊柱变形不严重。但很多家长对脊柱侧弯缺乏基本认知,缺乏防治措施,也就很容易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期,随着脊柱侧弯的不断加重,会对孩子身心产生比较大的危害。
山西晚报:您能具体阐述一下脊柱侧弯的发病原理,以及对青少年的危害吗?
邢泽军:我打个比方,如果人是一个大房子的话,脊柱相当于房子的大梁!它是人体的中轴骨,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五部分组成,“大梁”周围布满肌肉和韧带,维系“大梁”的稳定性。一旦“大梁”弯曲变形,首先受到伤害的是附着的肌肉和韧带,会形成肌肉及韧带的慢性损伤,接着可能影响胸廓、腹腔等这样的“小房间”。
随着病情进一步的发展,脊柱就会变得越来越弯曲,肌肉和损伤被越拉越长,变得松弛,各个“小房间”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比如脊柱侧弯发生在胸段的时候,会影响胸廓这个“小房子”的发育,造成胸廓畸形、体积缩小,进而会影响心肺功能,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再比如脊柱附着的肌肉和韧带出现慢性反复的劳损,容易引起腰背部酸痛,成年以后容易出现神经受压、椎管狭窄等情况,引起腰腿疼痛、跛行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山西晚报:那脊柱侧弯的类型又有哪些呢?
邢泽军:首先是特发性脊柱侧弯,是指病因不明的脊柱侧凸。其实在多达80%的病例中,医生找不到脊柱弯曲的确切原因。
先天性脊柱侧弯,是始于婴儿出生前的背部发育问题,由于脊椎发育不良,导致脊柱弯曲,椎骨可能不完整或不能正常分裂。医生可能会在孩子出生时发现这种罕见的情况,或者可能直到十几岁才发现。
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弯是由脊柱裂、脑瘫或脊髓损伤等疾病引起的,这些问题会损害肌肉,导致肌肉不能正确支撑脊柱,进而导致脊柱弯曲。
退行性脊柱侧弯是指成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脊柱的椎间盘和关节开始磨损,脊柱逐渐出现异常弯曲,这类通常发生在腰部。
山西晚报:孩子出现什么样的身体变化,家长需要警惕发生脊柱侧弯?
邢泽军:家长的关注很重要,在陪伴过程中,要留意孩子的身体部位有没有发生一些异常变化。
比如肩膀两侧高低不平,背部是否有明显一侧突出或不对称。还有骨盆有无高低不平,双臂和躯干的间距有没有不对等或腰凹,再比如躯干有无往一侧偏移,双下肢不等长等问题,女生包括双乳发育不对称等。
若有以上情况,表明孩子很有可能存在脊柱侧弯!在上面我们提到的所有类型中,特发性脊柱侧弯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总数75-80%。根据其发病年龄,又分为婴儿型(0-3岁)、幼儿型(3-10岁)及青少年型(10-18岁)。
山西晚报:如果家长想为孩子自测,该怎么做?
邢泽军:家长给孩子自测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前屈试验,让孩子脱去上衣,双脚跟、双膝并拢,双腿伸直,双臂自然下垂。然后弯腰呈90度,两臂自然垂直于地面,然后仔细观察孩子的两侧背部。
观察体态,让孩子脱去上衣,放松自然站立,然后观察孩子是否有两肩不一样高、两侧肩胛骨不等高或一侧隆起等体态特征。以及髋部高低不一、腰部不对称、整个后背棘突连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等。
以上无论哪一种情况有明显异常,都会有脊柱侧弯的可能,建议到医院寻求医生做进一步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山西晚报:现在的孩子学业比较重,书包的“负担”会导致脊柱侧弯吗?
邢泽军:虽然沉重的背包可能会导致背部、肩部和颈部疼痛,但它们不会导致结构性脊柱侧弯,但不良姿势会加重原有的脊柱侧弯。同时,不良姿势很可能导致姿势性的脊柱侧弯,引起外观异常以及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果发现异常要请医生检查脊椎。
山西晚报记者 张勇 通讯员 季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