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一落雪,林子里动物的脚印一天比一天多,特别是山兔留下的脚印,左一趟右一趟。虽然山兔的脚印不少,但找到它们的藏身之处并非易事。
山兔栖息于针阔混交林带,只有极少数居住在荒草区河谷灌木丛间,它们昼伏夜出,以树皮、嫩枝及多汁草本植物为食,尤喜食豆科植物。它们居住点较多,且不固定,常在过伐林边际新生植物较多或树木茂密处做巢,利用天然石洞、腐朽空心树内藏身,由于个体小、善隐蔽,敌害不易发现,有“狡兔三窟”的说法。
在白雪皑皑的小兴安岭密林中,山兔较其它动物的数量要多,一方面与它们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山兔每年春季四月开始繁殖,每胎3至5仔,一年至少要产3至4次。另一方面是它们天性机灵,善于逃脱和避开敌害。山兔觅食有固定道,道上细枝草棍都要清除掉,以便于奔跑时不形成阻碍,通道设多条叉线,出现危险即从道上迅速逃离。进食后,山兔在跑道上向旁跳去,为不留明显脚印,常发挥跳技,使劲儿跃出2米开外,落脚亦选茅草多或灌木枝条密匝处,然后进入藏身地点。
山兔遇到敌害或人寻踪追击时,善于绕圈奔逃,形成迷阵,使追赶者迷失方向。若实在逃脱不掉时,山兔会及时钻入人和动物极难行走的密林或攀登困难的险峻山峰,让追捕者望而怯步。
冬季雪大时,山兔常忍饥不出,尽量缩小活动范围,在雪地里罕留踪迹。它们听觉极其敏锐,常用后足着地立起身竖耳聆听远外动静,敌害近在咫尺时,亦不急于逃遁。逃走后常常在足迹上多次往返,使足迹杂乱难辩,这在其它动物中是非常少见的。在残酷的生存环境里,做为弱势群体的山兔若缺乏一定的智慧,极易成为天敌的美餐。
□王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