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非遗中医药文化甲子节气走进太原市杏花岭区坝陵桥小学,宣传讲解传统中医药文化,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讲解中医药知识,让同学们在感受祖国中医药文化的魅力的同时,上了一堂妙趣横生的中医药文化科普体验课。活动由太原市杏花岭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甲子节气承办。
活动中,非遗甲子节气代表性传承人牛晋桂围绕“节气里的中医——食物的奥秘”主题,以古人在二十四节气的养生习俗为切入点,详细讲述了生活中的中医养生知识。
本次活动用精心制作的课件,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中医的概述、中医养生方法方面讲解中医药节气、针灸、经络、药食同源等小知识,通过PPT演示、现场情景剧真实演绎古代中医郎中坐堂的望、闻、问、切诊疗操作过程,以及治法方药的讲解,重点讲授传统中医初冬季节中常见的天寒肺燥咳嗽、干咳不爽、人体疲乏、运化失常、饮食无味,需宽中开胃,润肺止咳。医生建议,初冬季节如有此症状,可备大黄梨一个,白萝卜半截、山药一节等熬汤来缓解调养,将孩子们带入了中医药的神奇世界,初步体会到了中医节气养生的奥秘和乐趣。现场丰富的图文展示,也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课后,非物质文化遗产喜娘民俗代表性传承人郝建林,为同学们发放了防疫中医药包,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的同时,也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据悉,《甲子节气中医经络疗法》传承五代,历经一百四十余年,是应用二十四节气指导百姓防病治病的典范。在华夏二十四节气重要发源地——山西,先贤医家历经几代临床观察和总结,发现人体脏腑经脉气血会随二十四节气变化出现旺衰波动,即人体脏腑经脉气血节气衰旺。根据这一理论,指导中医临床。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