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回老家,家乡的人问我:“听说你在太原铁路上班,是铁路什么部门工作呀?”
我回答说:“太原机务段”
“太原机务段?机务段是干什么的?”老家的人一头雾水,在家种田,平日里出不了远门,对机务段这个名称纳闷起来。
怎么说好呢,我想了想,还是用最通俗的语言说更好,我用手指了指家门的方向说:“就是火车头回家的地方。”
“哦!”听我这么说,老家的人仿佛明白了,他笑了笑,又说:“那,你那里肯定很热闹,呜!呜!呜!那声音,一群火车头聚在一堆叫唤,得有多响亮!”
他说的话把我也逗笑了,这比喻还挺形象的,机务段那么多火车头,都拉响汽笛的话,真能响翻了天。
说起我们机务段的火车头,车型有很多,有东风7机车、有东风4B机车、东风4D机车、东风8B机车、HXN5B机车,还有和谐电力机车。机车的颜色呢,有浅红色,有深红色,有黄色,有天蓝色,有纯绿色,一台台漂亮的火车头,停靠在机务段整备线上,仿佛盛开在铁道线上的花朵。
我在太原铁路局太原机务段南区工作,段辖机车几百台,如果全回段上的话,得在段区的整备线上串成串、排成排,好在大多数机车都在铁道运输线上日夜奔驰,回来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就算这样,机务段内的机车还是随处可见。我所说的“机车”,其实就是火车头,有一台台机车散布在整备线上的,也有好几台机车串在一起,见头不见尾的,想要从它们面前穿过,需要绕上一大圈。还有在一声声鸣叫的,那是入段机车在通过段内交叉路口时,提醒行人的鸣笛。再有就是刚整修完毕的火车头,需要试一试火车喇叭的功放效果,这些汽笛声有长有短,有高音有低音,形成数种汽笛声和奏的效果,伴随着刚检修完的火车头磨合柴油机发出的振耳愈聋的“嘭、嘭”之声,简直就是火车头们在大合唱,仔细地听一听,哈!还挺有韵味的。
火车头们在完成运输任务之后,需回段补水补油,补充各种再次出行的物品,这是它们的“食物”。经过简单修整,然后更换下一班次的火车司机乘务组,执行下一趟的运输任务,听它们畅快地“喝”着油水,欢快地鸣着汽笛,我知道,它们一定急切地盼望着下一次的旅行。
火车头运行一定的公里数后,需要进入相应的辅修、小修和架修。我在化验室工作,每到火车头修程的时候,我们化验室就进入了紧张的化验工作,这个时候,只要门外取样处发出玻璃瓶碰撞的轻脆声响,我们就知道来活儿了,紧跟着便是送油水样的师傅探进头来,一手拿棉纱擦着黑乎乎的油手,一边笑嘻嘻地与我们打着招呼,告诉我们他送样的机车型号,我们化验人员,赶紧打开分析室的仪器,拿毛细管吸取油样,用细铜棒点滴斑点,用量筒和锥形瓶量取水样化验,叮叮当当,满屋子繁忙的景象。
机车检修,化验先行。机油化验数据一出来,我们根据机油被稀释物种的不同,就知道机油管路里是漏进了柴油还是漏进了冷却水;冷却水的分析数据,又能让我们根据油水乳化的现象,发现柴油管路的渗漏问题。我们化验的分析结果要第一时间上报检修交班会,方便机车问题的对症检修。
检修车间二十多个班组,负责机车不同部位的检修,辅修与小修不拆解机车,经过认真检查之后,对有问题的部位进行修理更换,一天之内便能完成修整工作。机车的架修是最繁琐的工艺,需要用天车将机车如庖丁解牛般全部分解开来,一件件细拆细分,清洗过滤、检查检测,将坏损部分更换新的配件,然后再重新组装起来,这一过程需要一周以上的时间,算是检修车间的大活了。
这就是我们的单位,也是火车头的家,火车头们在这里补充“营养”(油、水等机车用品),休整疲惫的身体,检查与治疗“患病”之处,然后再次生龙活虎地驰骋在祖国大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祖国的广袤大地上,无数列车繁忙穿梭,每列飞驰的列车身后,都有无数为之而努力奋斗着的人们,他们叫作铁路人。
□史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