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冬闲时,太原南郊区小店公社红寺村进行基干民兵整组,我作为知青代表担任了副指导员。
夏日里,村里农活不太忙,公社武装部就组织基干民兵干部进行军事训练,每村一个名额,村里就派我去参加。
武装部刘部长是个部队转业干部,40多岁,身材魁梧、待人和气。培训的前两天是理论课,讲国际国内形势、民兵在战争和生产中的作用。中间抽一天到城西村实地考察民兵生产中的突击队作用和农闲时军事训练的做法,中午我们就在村里吃派饭。
我被村干部领到了一户农民家里,大嫂带着3个孩子,大的十来岁,小的只有五六岁。大嫂已做好了午餐,把我让到土炕上,炕上铺着块绿油布,炕沿上放着一张炕桌。我侧身坐在炕桌前,大嫂掀开锅盖,从大铁锅里取出了两个碗,一个碗是炒茴子白,另一个碗里放着3个花卷。孩子们眼瞅着我这里,不知是在打量陌生人,还是盯着那花卷。我忙说,大嫂叫孩子们一块吃吧。大嫂说:都吃过了,给你做的。
我是第一次吃派饭,十八九岁,也不会和大嫂聊天,看着拘谨的孩子,我也很拘束,在众目睽睽之下,就“埋头”吃饭了。现在来看,饭菜简单了些,但那时只要吃到白面就可口,何况花卷里还有点油腥气。吃完了饭,大嫂问够不够,我忙说:饱了!饱了!其实再有一个花卷也能吃下。在那菜碗里倒些开水,汤也有了。我按规定,给大嫂交了粮票和一毛多钱的伙食费。
后几天是大家感兴趣的军事训练,实弹射击、投弹等。每人发一把老式步枪,先讲解枪械的性能和拼刺刀技术。由于在学校时军训过,防左刺防右刺、突刺刺杀等要领还掌握得挺快。下午训练完,枪支可以由自己保管。我看看时间还早,离家也只有十几公里,就背着枪骑着车穿过青纱帐,骑上大马路,不久就回了城,到了院里,小伙伴们看着我背着枪回来,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我们实弹射击,每人5发子弹,枪托靠紧肩部,按照部长讲的要领,三点一线,一会儿就打完了子弹。而后是投掷手榴弹,站在半人深的掩体里,把拉环套在小指上,用力将手榴弹一甩,小指勾住拉环,立即蹲下,手榴弹就会在三四十米处落地爆炸。有的过度紧张,没拉弦就扔了出去,好在有惊无险,最怕的是弦拉出来了,手榴弹没扔出去。
我们还学习了炸药包的制作,用TNT炸药和导火索制作炸药包进行爆破。部长说导火索点着后用水浇不灭。为印证他的话,我们把剩余的小段导火索点燃,扔到河里,导火索照样燃烧,这让我看到影视剧里用水浇灭导火索的镜头就呵呵了。
训练是短暂的,特别是射击、投弹,了解了基本的军事技能,还吃了派饭,至今难忘。
梁建军(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