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人物志

大同平城辅警:用青春热血 守护一方平安

  •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不断变化,辅警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辅助力量,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访了大同市公安局平城分局,深入了解了辅警队伍的建设和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贡献。
      谷健:做好每一件小事
      “您好:接110指令,是您报警吗?请问您现在具体位置在哪里?不要再给陌生账户转账,民警马上就到,不要再以任何方式联系对方或者转账……”12月15日,大同市公安局平城分局新旺派出所辅警谷健在电话中一直耐心地和报警人保持沟通,安抚对方焦急的情绪,并告知其做好相关安全防范,一直等到出警民警赶到报警人身边。
      作为一名2022年刚加入警队的新辅警,谷健勤学上进、责任心强,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他自学了有效沟通等心理学知识,并加入平城分局心理团队。在这次警情中,报警人称其妹妹被网络诈骗,控制不住要给骗子转账。接警的谷健深知报警人妹妹存在被骗的巨大风险,立刻指导报警人稳住情绪,主动提出和报警人妹妹电话沟通劝阻的同时,及时通知出警民警迅速赶往报警人所说的具体位置。他从安抚情绪入手,用心理学的方法循序渐进稳住其妹妹的应激状态,给出警民警争取到当面劝阻时间,打消了报警人妹妹二次转账的风险。报警人感激地说:“当时真不知道怎么办了,幸好有你们,感谢人民公安。”
      主要负责所里接警、接待群众的谷健时刻铭记“群众事无小事”,对群众的每一次求助都热情接待,认真登记信息,辅助民警寻找现场监控、现场拍照、固定证据……工作一年多,他已经是辖区群众的“大熟人”。
      3月25日深夜大雪纷飞,谷健和出警民警一起帮助群众寻找遗失的手提包,这一找就是一夜,第二天凌晨6点,终于找回遗失的手提包,但坚持不懈没有放弃的他已经成了一个“雪人”。10月10日的一次日常接处警中,一位80岁老人摔倒头部出血,在现场的他看到老人因受伤而深度恐惧,便一边为老人包扎伤口,一边进行心理安抚。等120急救赶到时,老人的情绪已经安定下来,为后续的抢救创造了条件……
      一件件在谷健看来的小事,解决的却都是群众危急时刻的大事。
      郝晓光: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
      “陌生人来电千万不要转账;收到短信验证码不能随意提供给任何人;不要相信各种免费送东西的促销活动;不要轻易扫二维码……”在日常工作中,郝晓光总是不厌其烦地跟群众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
      作为马军营派出所辅警的郝晓光,对辖区的基本情况烂熟于心。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他都坚持每天下社区、入户、巡逻,检查灭火器是否配备齐全并能正常使用,安全标识是否张贴正确,人员配备是否到位,电线是否有裸露现象等工作。积极做好防火、防盗、防电诈、防溺水、养老诈骗及法律知识宣传宣讲,提升辖区群众防范意识。
      日常工作中,郝晓光沉入社区开展巡防工作。百岁老人行动不便,他上门为老人送生活物资;外地游客滞留大同,他省下自己的工作餐,饿着肚子,只为让游客能够吃饱饭,能够感受到大同这座古城的温暖。群众表达谢意的时候,他总是笑着说“小事小事”。
      作为社区辅警,他日常深入一线为辖区的中、小学校开展预防校园暴力、禁毒教育、反诈知识等阳光自护内容宣讲80余场,助力青少年群体呵护青春、健康成长。
      作为内勤,他没有特别轰轰烈烈的案件侦破故事,也没有特别惊心动魄的抓捕情节,甚至连几张像样的工作照都没有,他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数据报表、讲话材料和繁杂的事务;一直在忙着用镜头记录身边战友的“精彩瞬间”……
      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郝晓光还通过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研学心理学知识,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全所民辅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应用于为辖区群众矛盾纠纷调解当中,争当群众的“贴心人”“娘家人”。
      党鹏伟:群众的事情无小事
      平城分局新华街派出所辅警党鹏伟,已经有14年的“警龄”,14年如一日,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枫桥经验”。曾经分别在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2022年度被平城分局评为优秀辅警,2020年获得大同市公安局平城分局嘉奖。
      以民为本,热情服务,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党鹏伟在平凡的岗位上,从大局出发,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用实际行动构建了和谐的警民关系。
      2022年冬天的一个凌晨,派出所接到110指挥中心派警,在拥军路小区一带有一名七岁左右的男孩独自在附近行走,党鹏伟接警后迅速赶往现场,男孩身上只穿了一件秋衣和长裤,在冬季的寒风中浑身发抖,党鹏伟先将孩子接回派出所仔细询问情况,孩子称母亲在当天晚上10点左右接了一个电话就出门了,把他留在家中,自己在家害怕便出门寻找母亲。党鹏伟和同事根据孩子提供的线索一步一步分析其母亲可能去的地方,最终在大同市古城里找到了孩子母亲。孩子母亲对党鹏伟千恩万谢,“要不是民警,穿着单衣的孩子在冬天的大半夜里,不是走丢就是冻坏,民警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十多年来,党鹏伟在工作中紧盯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情感危机等易引发“民转刑、刑转命”的矛盾纠纷,以“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为目标。在他眼中,群众的事情无小事,每一件看似简单的小事,他都会积极的以处理大事的方法去处置,最大限度地避免可能民转刑的案件发生。
      王宏伟:与警犬一道守护平安
      辅警王宏伟是2009年3月参加工作的,在警犬驯导员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近14个年头了。先后获得第五届全国警犬比武大赛第五名,山西省警犬技术先进个人,被共青团大同市委评为“全市奋发有为好青年”,并被平城分局多次嘉奖。
      十几年来,王宏伟对警犬驯导事业的热爱却如初见般热烈,从没有因时间的迁移而消退。把犬当做自己的战友、爱人、孩子一样去精心呵护和关照,在平凡的岗位上练就了过硬的业务本领。警犬驯导工作脏、累、险,他明白越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越是要强化警犬的工作能力,即便警犬已形成能力,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巩固提高;警犬训练工作周期长,机动性大,基本没有固定时间,夏日起早贪黑,冬日顶风冒雪。“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常年一身臭”是训导员们对自己的自嘲。
      2020年9月27日,浑源县龙山发生了三人失联的事件。巡警队接到了协助寻找失联人员的命令后,王宏伟和同事迅速赶到了龙山。经过了解得知,一名女子独自上山采蘑菇时失联,随后寻找她的家人也相继走失。队员们携警犬分为几个小组,分头进入龙山展开搜索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失联人员已经被困山中多日。只有与时间赛跑,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他们生还的几率。
      山中的气候到了晚上会变得非常寒冷,山上没有道路,到处都是杂草和悬崖断壁,稍有不慎就可能坠入深渊。为了确保小组成员的安全,王宏伟让警犬“傲骨”充当先锋,他紧随其后。搜救队在搜索过程中遇到了几次“傲骨”踩空,一度有坠崖的危险。然而,大家相互扶持着,不断搜寻着一个个险峻的山峰。经过几天的不懈努力,王宏伟和同事们终于在一个山丘脚下发现了一名女子横躺在一块岩石旁。随后,在大约500米处的断崖下,他们又发现了另两名失踪的男性,就此完成此次的搜寻任务。
      在日常的工作中,王宏伟积极参加各类日常巡逻、安保以及刑事案件侦破的任务。他始终秉持着最初的理想,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不忘初衷地履行着平凡岗位的不凡职责,与同事们一同用青春和热情,守护着一方的平安。

    山西晚报记者 郭斌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22期

    • 第2023-12-21期

    • 第2023-12-20期

    • 第2023-12-19期

    • 第2023-12-18期

    • 第2023-12-15期

    • 第2023-12-14期

    • 第2023-12-13期

    • 第2023-12-12期

    • 第2023-12-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