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这是古老的节日。每逢此节来临,无论身在何处,我都会想起家乡那碗热气腾腾的腊八面。家乡的腊八面,不仅仅是一碗面,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过去的回忆,对亲人的思念。
在陕西关中地区的一个小村落里,腊八节总是特别热闹,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早早地起床,开始忙碌着准备腊八节的传统食物——腊八面。
我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腊八节的到来。因为那一天,一大早就看到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她精心挑选着各种食材,每一粒米、每一片菜都要经过她的严格筛选。
制作腊八面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其中最关键的便是揉面。我记得母亲总会在一个大木盆里,用力地揉着面团。她的手法熟练,每一次的起落都带着对食物的敬重和对家的深情。而我和父亲也会加入其中,一家人围在一起,笑声谈话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
除了面条,腊八面的另一个灵魂就是臊子。母亲会先将猪肉切成丁,然后配上各种蔬菜,如胡萝卜、香菇、木耳等,每一种蔬菜都要切成相应的形状,或丁、或丝、或末,在炒制的过程中,母亲总是掌握着火候,确保每一粒食材都熟透,但又不会失去其本身的口感和味道。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母亲便会将面条和臊子混合在一起,加入热腾腾的汤水。那一刻,整个厨房都弥漫着香味。那是一种混合着各种食材味道的香味,带着家的味道、乡愁的味道和记忆的味道。
而吃腊八面的场景也总是特别温馨。一家人围坐在火炉前,父亲拿出一个大碗,我拿出一个小碗,母亲端着刚出锅的腊八面走过来。碗里是满满的腊八面,面条滑嫩爽口,臊子鲜香四溢。每个人都会盛上一碗,然后慢慢品味。
小时候,我总是狼吞虎咽地吃完自己那份,然后眼巴巴地看着父母碗里的面条。他们也总是会笑着将他们的那份分给我一些。那一刻,我感到了家的温暖幸福。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离开了家乡,到外地求学工作。但每逢腊八节,我都会想起那碗热气腾腾的腊八面和那个温馨的家。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但家的味道始终是最珍贵的。每年的腊八节,我都会抽时间回家一趟,与父母亲一起制作腊八面,重温那些美好的时光。
如今,每一次吃到母亲做的腊八面时,我都会感到一种深深的幸福和满足。那不仅仅是一碗面,更是家的味道、是乡愁的味道、是亲情的味道、是永远忘不了的味道。
徐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