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但要以医学的疼痛指数分级来说,牙疼还真不是“天下第一痛”。自然分娩、癌症晚期、偏头疼、带状疱疹……这些“疼痛”都很恐怖,但临床上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的,却是许多人不了解的三叉神经痛。“生活中,有人在发病时会痛苦地捂住自己的半边脸,说话、洗脸、刷牙都会非常困难。因此,不少人会把三叉神经痛和牙痛混淆了,但实际上,他们是不一样的。”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马久红主任提醒。
A 有人被困扰达8年之久
刀割、针扎、电击、火烧,这些词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心生畏惧。可就是这种感觉,伴随了陈女士七八年时间。这种疼痛来无影去无踪,时不时就出现在她的右侧嘴角到耳根处这一片,疼起来犹如刀割、针扎、电击,陈女士甚至不敢刷牙、洗脸、吃饭、说话,这些动作随时都会引发这种剧烈的疼痛。
“最开始以为是牙疼,后来半边脸都疼。”今年50多岁的陈女士说,8年前,她最开始腮帮子附近疼,因为疼痛次数不多,她就强忍着,后来疼痛越来越频繁,无法忍受了,她就去了牙科诊所,但因为没有诊出牙齿的异常,她只能口服一些药物进行缓解。但随着病情的加重,她吃药也不管用了,只能打止痛针来缓解,多的时候每个月要打六七次止痛针。后来,经疼痛科医生的推荐,陈女士到神经外科就诊后,被确诊患上了素有“天下第一痛”之称的三叉神经痛。
“这个患者的例子比较典型。”马久红说。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痛”,是因为三叉神经痛一般表现为头面部的剧烈疼痛,每次发作持续数秒钟至1-2分钟不等,发作次数可以是一日数次,也能达到一分钟多次,通常骤然发作、骤然停止。不发作的间歇期,头面部感觉正常。但患者往往会因面部某个区域特别敏感而不敢做动作,因为轻微的碰触就会诱发疼痛,上下嘴唇、鼻翼外侧、舌头的侧面等都是触发点,会让患者说话、进食、洗脸、刷牙,甚至打哈欠都疼痛难忍。
B 会引起牙疼但稍有区别
马久红介绍,人体的脑神经总共分为12对,三叉神经是其中的1对,这种神经具有支配面部、口腔和头顶部感觉的作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被称为三叉神经痛。当累及到掌管口腔部位的分支时,就会出现牙痛。但二者的疼痛感觉和疼痛部位是不同的,三叉神经痛的疼痛感是阵发性,呈电击或触电样疼痛,且持续时间没有牙痛的持续时间长,俗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一般牙痛属于钝痛,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另外,三叉神经痛的疼痛部位范围较广,常常是整个神经干或几个神经干一起痛,涉及面积较大。而牙痛部位较局限,一般是口腔内的局部疼痛。
另外,三叉神经痛存在触发点,受到刺激可能就会发作,比如刷牙、咀嚼或简单的张嘴,都可能会诱发,而牙痛不会因触发某个部位而引发疼痛。
“三叉神经痛发作常无先兆,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1~2分钟骤然停止。”马久红说,而且,三叉神经痛在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但随着病情发展,发作会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而要判断是不是三叉神经痛,一般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疼痛的发作部位、性质、触发点来诊断,但有些患者是因为肿瘤压迫、三叉神经周围血管压迫导致,需要做三叉神经核磁来明确病因。同时还要与偏头痛、下颌关节炎、舌咽神经痛等疾病进行鉴别。
C 日常生活要注意预防
那么,如何预防三叉神经痛呢?山西省白求恩医院疼痛科护士长段丽珍给出一些建议。
“首先是饮食方面,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疾病,对于刺激性的食物都应该避免。”她说,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仅会加重自己的病情,更会引发三叉神经痛,让人疼痛难忍,故此,应注意避免刺激辛辣食物的摄入,以免患者因为咳呛而引发三叉神经的疼痛,同时也要避免食用烟、酒、咖啡等容易加重病情的食物。
在日常行动方面,因为三叉神经痛的病人脸上会有很多疼痛的触发点,因此建议保持轻柔的动作,避免因为较大的动作刺激到三叉神经而引起疼痛发作。但需要提醒的是,三叉神经痛患者可以适当锻炼咀嚼肌,比如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做面部活动,如张口、做鬼脸等,以保持良好的咀嚼习惯。出现咬合不全时,要及时纠正,这么做能起到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同时对面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
另外,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在夏天要格外注意,避免冷风直吹面部,以免诱发疼痛或着凉感冒,加重病情。同时,夏季是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一旦感染,会对神经产生不良的刺激,从而诱发三叉神经痛,所以三叉神经痛患者要讲究卫生,防止出现口腔或是鼻腔以及颜面部的感染。
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 通讯员 苗华丽